最新推出: 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从家庭开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指南>>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漕桥幼儿园大班年级组计划(2010.2-2010.6)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2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     来源:本站原创
 

漕桥幼儿园大班年级组计划

(2010.2-2010.6)    卞亚燕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及实施,幼教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学期我们本着以儿童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崭新的视角,开放的观念指导幼儿教育改革实践,以科学的儿童观、发展观、资源观、效益观,积极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增进体验,愉悦情感,发展能力,结合我们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同时把努力提高年级组内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是我们这学期的目标。

工作重点:

一、 提高安全责任感,安全警钟长鸣

    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而他们的安全更是我们时刻注意的问题,每位教师都应把安全两字牢记心头。

   措施:

   1、 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教育的知识和安全责任制。

   2、 各班级要加强本班幼儿的常规管理和安全教育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3、 年级组内要加强平时各方位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得到有效的解决。

   4、 年级组会议每次都要强调安全教育,督促、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减少并避免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

   5、和保育员互相配合,把保育工作紧密的与一日教学活动相结合,各个环节衔接好,贯彻保育工作规范。

   二、 年级组教学总目标

   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段的特点和实际水平,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劳诸方面的教育。

   措施: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 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自信、有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把握最新幼教动态,逐步提高教师参研积极性,增强教育教学创新精神

结合本年级实施的新教材,树立综合的教育观,我们的活动都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在主题生成、开展、深入的过程中要努力的更多的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和认知需求,加深搭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与交流、衔接,从而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有机整合。

    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务实求真,认真研究课题中必要的技能过关,使教研工作更好的落实到教学教育活动中去。

四、家园工作

    1、 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与家长增进友谊

我们以电话反馈、纸条通讯、幼儿离园时的交谈等方式与家长们进行沟通。与家长共同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征,我们也找到教育幼儿的有效方法。

    2、挖掘家长教育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继续充分挖掘家长、注意发现与利用家长特有的教育优势,对幼儿进行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活动及我们的教学。

    3、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

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做好开学工作,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2、完善班级室内外环境,丰富区域活动材料。

3、完成学期计划的制订。

4、开展“我是文明小主人”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5、切实开展家访活动,特别是作好关于合班的解释工作,争取家长一如既往的理解支持配合。

三月份

1、通过“三八节”,加强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

2、年级组全体教师会议,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3、开展亲子趣味运动会,增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和配合。

4、参观小学半日活动。

四月份:

1、开展主题活动“寻找春天”,组织幼儿春游,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善表达的习惯。

    2、组织幼儿去烈士林园扫墓。

 4、着手准备大班毕业典礼及六一节的活动方案。

五月份:

    1、围绕“五一”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教育幼儿热爱各行个业人士,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2、组织幼儿开展“讲故事”比赛。

    3、排练“六一节”活动及大班毕业典礼的活动内容,为幼儿园十周年庆典做准备。

六月份:

    1、开展庆“六一”家园同乐及游园活动。

    2、排练节目,邀请家长参与大班毕业典礼。

    3、开展家教半日活动

    4、组织大班幼儿拍毕业照。

    5、进行幼儿发展水平测查及评价工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