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计算:学习二等分
执教者:潘燕玉
教材分析:
二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探索性强。小朋友们平时都喜欢自己分点心、饭菜,常常会遇到等分的问题。二等分的数学活动,主要是注重幼儿原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自主探索对不同形状物体进行二等分的分法,在新要求与旧经验的交织中,实现认知的平衡,获得发展。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松鼠、蛋糕图片各两张。
2、三角形、梯形、椭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小朋友看是谁呀?(出示)对了,这只黄色的叫欢欢,橘黄色的叫乐乐,今天是他们的生日,小动物们给他俩送来了一个大蛋糕,(出示)看,漂亮吗?两只小松鼠也非常开心,他们还为这个漂亮蛋糕拍了张照作为留念。(出示并比较)你们看,照片上的蛋糕和真蛋糕还怎么样呀?(一样大)对了。蛋糕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时候,欢欢说了:“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俩一人一半好不好?”乐乐说:“好呀!好呀!”可是只有一个蛋糕,怎么分才会变成一样多的两份呢?两只小松鼠不知道怎么分才好。那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他们想想办法?谁来说说看。
2、幼儿演示分法。
师:那谁愿意上来分给其他小朋友看一下。××小朋友先把这个圆圆的蛋糕边对边对折一下,然后沿着中间的折痕剪开,看,现在蛋糕变成了几份呀?那这两块蛋糕到底是不是一样大的呢?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叠在一起比较)对了,把它们叠在一起比较一下就可以了,这就叫“重叠”,跟老师说一下。看看是不是一样大的呀?××小朋友的办法好不好?我们拍拍手表扬表扬他。刚才,××小朋友用边对边对折的方法,把这个圆圆的蛋糕分成了一样大小的两份,这就叫二等分,叫什么?那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我们把这个圆圆的蛋糕进行二等分,有几种分法呢?对了,它可以横着切,竖着切,斜着切,有无数种分法,只要在分的时候穿过圆的中心点就可以了。那不管怎么分,那分好后的这两块蛋糕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半圆形)而且分好后的两块蛋糕和原来的这个蛋糕之间还藏着一些小秘密,小朋友发现了没有?(分好后的蛋糕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
3、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探索,(请幼儿等分三角形、梯形、椭圆形)
(1)师:蛋糕可以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那如果我们用图形,是不是也可以把它们分成相同的两份呢?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图形,请小朋友随便选一种图形,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分好后比比看,你分的两份是不是一样大。如果你还想出其他不同的分法,你可以再找一个一样的图形试试看,小朋友听明白了吗?那就赶快行动吧。
(2)师:刚才小朋友对这些图形进行了二等分,那谁来说说看,你刚才分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分的?
(3)共同小结:刚才小朋友在等分三角形、梯形和椭圆形的时候都用了对边折的方法,那三角形和梯形有几种分法呢?(左右对边折)椭圆形有几种分法?(上下左右对边折)
4、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探索,(请幼儿等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1)师:那正方形、长方形又有几种分法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那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正方形和长方形,接下来请小朋友象刚才一样,随便选一种图形分分看,看看它们又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师:刚才小朋友对正方形和长方形进行了二等分,那谁来说说看,你刚才分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分的?(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过中心点折)
小结:正方形、长方形都不止一种分法。刚才小朋友用了上下左右对边折和对角线折的方法。其实还有一个分法如果你们掌握了,能使一个正方形、长方形象圆形一样有无数种二等分的分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
(3)教师演示、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中心点折的方法。
师:老师用正方形来演示一下,我们先把正方形边对边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中间就有了一个交叉点也就是正方形的中心点(用笔涂黑标出),然后我们不用对边也不用对角,只要沿着这个中心点折过去,最后用剪刀沿着折线把它剪开,小朋友看看这两份一样大吗?我们来比一比,所以正方形有无数种分法。那长方形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小朋友想不想试一下,那等会,老师把这些图形放在区角上,下课后,小朋友自己去试一下,好不好?
课后反思:
爱听故事是我班幼儿共同的一个特点,因此,本次活动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来吸引幼儿。通过听故事来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思考怎样将一个圆圆的“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通过分“蛋糕”,让幼儿了解将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的概念。如何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掌握二等分概念。这个环节即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比较力和判断力,还学会如何来验证所分的物体是不是二等分,了解了二等分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接下来,我又从简单的图形入手,请幼儿等分三角形、梯形、椭圆形,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已具备了初步的等分图形的经验后,我又提高难度,启发幼儿探索等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多种方法,使幼儿的个人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由于过中心点折的方法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用了教师演示、讲解的方法,并让幼儿课后自己去探索、操作。
整个活动、个别交流、集体交流相互交叉,既增加了师幼互动频率,又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照顾个体的原则。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参与的热情也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