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概况>>课题方案>>文章内容
《开发实施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19日    点击次数:     作者:冯赛兰    来源: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开发实施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研究

申 请 人      钱晓洁  冯赛兰        

所在单位    武进区漕桥幼儿园    

申请日期     二0一五年一月     

审批日期     二0一五年一月     

 

 

 

 

 

 

 

 

二、课题设计

(一) 研究背景(研究这一问题的原因、意义和基础)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前期是人的思维能力奠基的重要时期,探索有效地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课程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目前我国大部分有关思维培养的研究多集中在某一学科领域如何培养大、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者对大、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关注,但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不太重视;另外,研究者对具体学科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多研究,但对思维能力培养的整体教育方案,特别是对幼儿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研究还比较缺乏。

在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中,思维能力的教育应该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偏颇地强调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偏颇地强调思维能力而忽视幼儿社会性的的发展同样都是非理性的。幼儿园现有的思维教育还不足以满足所有幼儿的发展需要,因为太多的“思维教育”局限于知识和技能,而远离了思维的本质。理想的思维教育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特别是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有机融合的结晶,思维教育课程应该立足于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让幼儿在游戏中、动手操作中和自主探索中获得发展。成熟的思维教育课程应该更方便教师操作,使教师的精力能够更多地投入和的本身和幼儿的个体发展。思维教育课程的实施应该尽肯能过沟通过家园合作共同进行,将思维培养的观念和方法融入家庭教育之中,迁移到日常生活之中。

     鉴于目前研究现状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还仅仅停留在教师人为的教授和传统的操作中,比较机械乏味,不适合幼儿喜好特点,我们决定通过开展幼儿思维游戏活动的课题研究它能有效帮助教师从注重教育操作转变为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从着眼于整体到着眼于个体,从而帮助孩子在幼儿期为今后的思维品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分析(有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研究动态,本课题创新之处等)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2.幼儿思维游戏课程:以幼儿基础思维能力(既五大能力:理解力、记忆力、判断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为目标,通过探索性的操作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专门系统地开发孩子智力的游戏化课程。

我园的课题研究将围绕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着力开发思维游戏课程资源,编写相关教材,开展多元化游戏实践,进行总结提炼,推进思维游戏园本课程的实施与开发。

    课题的理论依据

1.智力结构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思维能力纳入了智力结构的范畴中,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结构理论”,它不满足传统的智能概念只集中在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同样涉及了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艺术、人际、自我控制等智能的多个方面。还有他对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培养的独特见解恰好符合当代幼儿教育所提倡的让儿童“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的理念。

2.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中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活动理论和认知冲突理论的有益思想也作为课程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理论依据。幼儿期的儿童思维结构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向运算阶段发展的时期,思维的过程主要是表象思维。他还主张通过认知冲突促进儿童思维结构的转换,动手操作和社会情景都是认知冲突发生的有效途径。

3.游戏教育理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也提出了游戏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提出游戏需强调自主、本体,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对游戏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支配,在游戏中充分享受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自主性。

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1.强调通过游戏活动来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维品质。着力开发思维游戏玩法的新奇性、任务性、挑战性、竞赛性来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独立探索、主动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2.强调幼儿思维游戏活动的课程化。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对幼儿思维游戏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开展有效组织与实施以及相应评价,形成完善的幼儿思维游戏课程体系,从而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指导孩子游戏的平台。 

3.强调基于幼儿实际,引领幼儿主动参与。我们开发的幼儿思维游戏一方面是基于幼儿的身心认知经验,收获思维游戏带来的乐思、乐学和乐趣;另一方面突出幼儿主体地位,使得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动手动脑动口的游戏过程中来。

课题研究动态和创新之处  

目前国内的教育学者对思维游戏的开发与应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相应的实践研究。如东方之星始终专注于中国儿童思维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已发展成为以思维教育理论研究、课程开发及教研服务为主体的、全国性的专业思维教育机构。又如上海四川北路幼儿园构建了“主题背景下幼儿主动思维活动”的课程,将课程园本化的构建项目与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相融合,使主动思维的活动元素有机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板块中而形成的园本课程。另外,在当今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人士和儿童专家也正致力于开发和设计经典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系列,彻底变革传统思维教育,倡导世界一流的思维新模式。 

我园致力于通过幼儿思维游戏课题研究实践,将构建起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开发编写出思维游戏课程的游戏资源,整合思维游戏课程资源库;探索出一套适宜优化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组织实施策略充分利用新技术互动手段加以辅助;精心营造具有思维游戏特色的游戏环境和人文环境,让幼儿的身心从中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形成“快乐思维 游戏童年”的园本文化。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构建起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整合思维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编写出幼儿思维游戏课程,探索出一套适宜优化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组织实施策略;并建立基于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评价机制。

2.通过研究与实践,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本园幼儿的思维品质大幅度增强,思维能力和心智水平有明显提高。

3.通过研究与实践,引领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引领教师在研究与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同时推进本园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本园的特色课程。

 

 

(四)研究内容

1.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关于幼儿思维游戏的含义特征和重要价值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正确把握3-6岁幼儿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

2.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际,构建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研究。通过研究构建出一个由小班到大班逐步扩展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游戏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3.根据研究确定的幼儿思维游戏课程与内容,开发思维游戏课程资源的研究。一方面是要精心设计幼儿思维游戏活动,开发编写幼儿思维游戏园本课程。各项活动都以游戏的活动方式着力激发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维品质。另一方面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主题教育五大领域收集开发多种思维游戏活动课程资源。

4.创新优化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的研究。在组织方式上一方面安排课时开设独立的思维游戏课,另一方面在主题课程五大领域有效渗透;在实施方法上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引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思维含量的游戏活动,并将充分利用新技术互动手段辅助。

5.建立幼儿思维游戏课程教与学的评价机制的研究。一方面建立对课程对教师实施课程后的评价机制。另一方面着重研究建立幼儿参与思维游戏活动的观察评价机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认真检索与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研究相关的各种文献,较全面地了解在此方面已被论证的研究成果,学习并借鉴运用相关的理论。

2.行动研究法

结合开展的系列思维游戏课程,通过对幼儿实施有效的策略指导,探究在活动中促进幼儿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行动,并灵活地应用。

3.案例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将分别选择若干教师多个开展思维游戏的过程作为典型案例,对实施游戏过程的目标内容、组织方式方法进行微格分析和实证研究,从中分析规律,提炼策略。

(六)研究计划

本课题研究将通过前期查阅文献,学习了解幼儿园开展思维游戏的价值意义,为正确把握幼儿思维发展培养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宜幼儿园各年龄段开展的思维游戏内容,建设思维游戏课程资源库;创设浓郁的思维环境氛围,开展多元化游戏实践,推进思维游戏园本课程建设。

1.准备阶段(2015年1月-3月)

成立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制定研究计划、方案,论证、修改、完善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立项。 

2.文献研究阶段(2015年4月—7月)

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幼儿的思维特点,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培养幼儿的思维发展的具体目标及工作策略。

3.行动研究阶段(2015年9月—2017年10月)

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实践研究,构建完善的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目标与内容,开发形成思维游戏课程资源库,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改进行动,梳理提升经验。

4.总结阶段(2017年11月—12月)

    准备结题材料,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收集研究成果,并将专题论文、案例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七)预期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效)

1.课题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2.结合课题实施的园本教材、电子资源库。

3.课题研究论文成果集、优秀案例集、活动光盘等      

(八)推进措施(推进本课题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与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研究相关的各种文献经验文章,并借鉴运用相关的理论。进一步开发适宜幼儿园各年龄段开展的思维游戏内容,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和调整。

2.充分发挥专家的学术引领作用,聘请市、区相关专家莅临指导,保障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

3.开展不同形式的研讨活动,通过实践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培养班级孩子良好思维品质的能力。 

    4.中心组成员每月有重点地根据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开展研讨,在找到对策后运用多种方式尝试,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每月一次进行总结。 

5.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将科研经费纳入每年的经费预算中,保证业务培训、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方面经费的落实;幼儿园硬件设施充足齐全,有较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利于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评审意见

所在单位意见

区教育局教研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