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实施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研究》阶段研究总结
(2015.2—2016.1)
漕桥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冯赛兰
紧张和繁忙的一学年终于结束了,思维游戏课题组的第一阶段的研究任务也基本完成。在这个期间,不论是老师、孩子、家长都对思维有了全新的认识:脑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大脑飞速发展的时期,从能力角度来说学前期是孩子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在这个时候如果对孩子的大脑开发进行有效的科学的信息刺激,孩子就会形成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思维游戏中不断被形成和巩固,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交往与合作是幼儿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更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园开展《开发实施幼儿思维游戏活动课程的研究》这一课题活动,意在通过思维游戏课程尽量多给孩子一些与社会、与环境、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充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像创造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们在思维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为此,我们开始了新的探索阶段,现将第一阶段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小结。
一、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步骤
新的学期开始,我们首先召集所有课题组的教师进行学期初《开发实施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研究》实施方案进行培训,为新的学期更好的研究做好准备。
在学期过程中,我们会不定期召集教师进行培训,内容也包括各个方面:常规培训、思维课程目标的制定,资源的选择、内容的构成等都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并不仅仅是一个人发言,而是大家集思广益,把自己好的想法、好的做法说出来,我们所有教师共同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教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的教研会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体教研,一种是分年级组进行教研。集体教研基本上是一个月一次,所有思维游戏课程组的老师都参加;分年龄段教研是不定期召开的,二周一次,每个年级组都有一个教研副组长,会带领老师们针对自己所教的年龄段的课程进行教研活动。学期初我们会定一个比较大的目标,比如说这个学期我们的目标是“思维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大家通过理论学习,课堂评析、沙龙式的说说自己心里的看法以及好的建议,我们有专门的记录员,会对教研内容及时进行记录,然后整理总结。 在教研过程中,我们会通过讨论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共同商讨怎样解决问题,商量出好的方法来以后,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验证等等。
三、“一课三研”活动促进教师的积极性,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为了促进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我们会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一课三研评选活动。本学年我们共举行了两个领域(社会和数学),大家轮流主教,年级组集思广益,反复修改,最后公开教研,这些成绩也都会在教师们的考核中体现出来。这样老师们就形成了一种竞争意识、不甘落后的意识,你追我赶,积极准备授课,积极性、主动性也都激发出来了,我们所要的效果也就出来了。通过优质课评选以及点评,会帮助教师们发现自己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怎样改进;也会让老师们通过评选,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技巧;更会让老师们产生竞争意识,有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氛围,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师徒结对”促发展
通过教研和听评课,我们发现几位能力稍弱、还掌握不好授课技巧的老师,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给这几位教师找了能力强的老师带动她们。几位“师傅”非常上心,及时给“徒弟”进行指导,把自己好的经验传授给徒弟等。通过一段时间的结对活动,几位教师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我们看到了效果,通过师徒结对也真正促进了教师的共同发展。
我园的科研活动已经基本形成了氛围,但还需要在理论方面多学习,多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们都形成了积极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让我们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