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个案记录>>文章内容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符洁亚2015.9-2016.1)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09日    点击次数:     作者:符洁亚    来源: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班 符洁亚老师         20159月——20161

班级

大二班

姓名

刘金浩

 出生年月

2010.1.9

性别

 大班插班生,是每个老师头疼的问题,进过这几天的观察发现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每当下午有人来接时,他就显得很兴奋,总是从椅子上跳起来,或者是大声嚷嚷。别的家长看见了会怎么想啊?每次有问题会回答是也总是先大声的说。他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他由姥姥,姥爷一手带大,他就显得特别骄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不会考虑别人的想法。其实,这么做是急于表现自己,他是想通过自己的形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只是这个表现在别人看来是不好的行为。

  刘金浩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忙于打工,孩子主要由姥姥照看。姥姥对孙子比较放任,过多的溺爱和纵容致使他养成了任性、蛮横的性格,在幼儿园玩游戏时经常出现故意捣乱、搞破坏的行为,致使游戏出现无序、混乱的情况,老师为之头疼,小伙伴们也敬而远之。在与家长联系时,刘金浩爸爸的唯一反应就是“回家打一顿”,打完之后又不闻不问,孩子故态复萌。这种“不犯错就放任,一犯错就揍人”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出现了行为反复且变本加厉的情况

1.培养他的控制能力,提高他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2.及时肯定他好的方面,更好的通过引导把他融入到陌生的环境。

3.家园共同合作更好的教育孩子。

4.4.针对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及时的帮助改正。

1.首先找的妈妈爸爸了解了情况,通过了解达成统一的教育方式。

2.通过观察发现,性格活泼,喜欢交朋友,引导他这么更好的遵守规则。

3.让几个比较懂事的孩子主动和交朋友,是他更快的融入集体。

4.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教育为主,积极改善他的行为处事。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一)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5.9

 

 

 

 

 小朋友们刚念完儿歌坐在位置上休息,此时发现刘金浩与轩轩两人大大出手,我马上上前制止并了解情况。经过此事,结合前几天的事情发现总喜欢和别人吵架,都是因为一些很细小的事情。

  刘金浩是个比较聪明且外向的小朋友,当他遇到自认为伤害到自己的事情就会反击。就像今天,轩轩不小心踩到了他的鞋子,他认为轩轩是故意的,什么都没说就上前踩回来。结果两人都互不相让,做在位置上踩来踩去。

  根据刘金浩的性格特征,我对其进行聊天。以换位思考的方法,让他了解到不小心的碰到是可以值得原谅的。也要求他遇到此类事情时,可以告诉老师,想办法一起解决。

  教师多鼓励刘金浩与同伴一起游玩,增进彼此间的合作机会。让他学习如何与人和睦相处,也能够不断的去关心他人。

 

 

先让了解到自己所做的是不好的行为。如果家长来接时,请他轻声的叫一声叔叔或阿姨,这样别人反而会夸他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也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多观察幼儿,尽量多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此让幼儿肯定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二)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5.10

 

 

 

 

 

 

 

 

 

 

  建构游戏中,孩子们都在忙着搭建长江大桥。刘金浩手上拿着一块积木,没能与另一块拼起来,便这里敲敲,那里打打。这时,乐乐和诚诚搭出的长江大桥完工了,他们合作的大桥不仅足够长,而且有坡度,受到周围小伙伴的啧啧称赞。乐乐和诚诚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谁知刘金浩跑过来,“哗”地一声推倒了大桥。乐乐一下急了,冲着刘金浩大叫:“你干什么?你干嘛把我们的大桥推翻了?”说着就抓住了刘金浩的衣襟,两人扭打起来。老师介入,问刘金浩:“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刘金浩嘴巴一撇:“不知道!”说完就跑掉了。

 

 

 

  后来在老师的批评教育下,刘金浩虽然承认了错误,并道了歉,但态度极其敷衍和不耐烦。看来,简单的说教没有对刘金浩达到触动的效果。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刘金浩自己没有能够完成搭建,便对乐乐和诚诚的成果产生了嫉妒心理,做出破坏的行为。

 

 根据班孩子已有初步续编故事的经验,我便以刘金浩的行为为蓝本,让孩子续编这样一个故事结尾:“小狐狸奇奇总是将其他动物好不容易搭好的窝弄坏掉,大家都很气愤……”孩子们编出了很多的结尾:所有的人都不跟小狐狸玩,小狐狸气死了;警察把小狐狸关起来,小狐狸再也出不来了;动物们邀请了大象伯伯,大象伯伯用长鼻子把小狐狸卷起来扔到河里淹死了;小鹿把小狐狸带到一口井旁,小狐狸以为井里还有一只狐狸,掉到井里淹死了。同伴们义愤填膺的情绪和假想的严重后果把刘金浩给吓住了。当我问刘金浩:“你愿意做这只小狐狸吗?”刘金浩飞快地摇摇头。

  在对刘金浩的教育中, “后果假想法”使刘金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不能再任意破坏别人的游戏。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三)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5.11

 

 

 

 

 

 

 区域活动中,刘金浩先在娃娃家玩了一会儿,又跑到建构区。由于速度较快,脚边一绊,将沙沙正在搭建的楼房碰倒了。沙沙一把抓住他,刘金浩一边挣脱一边辩解:“我刚才没看见,我没有推,我是不小心的。”说完猛地用力挣脱,跑到另一边搭起积木来了。

 这次的冲突发生时,刘金浩确实不是故意而为,但他在碰倒了别人的作品时没有及时道歉,而是用辩解逃脱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他的潜意识里,他没有用手推,就不是犯错误,因此不需要道歉和承担责任。怎样才能让他体会到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呢?

 我来到刘金浩身旁,对他说:“刘金浩,我们一起来搭一座高高的楼房,好吗?”刘金浩点点头。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座“高大壮观”的大厦完成了。刘金浩开心地又笑又蹦。我喊沙沙来看,貌似不经意时,让沙沙把大厦“碰”倒了。这下,刘金浩傻眼了,只见他气急之下,双眼冒火,就要打人。沙沙连忙叫起来:“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再说,你刚才还把我的楼房碰倒了呢!”无言以对的刘金浩委屈得眼泪都要出来了。我一边安慰他,一边说:“把别人辛辛苦苦搭起来的东西碰倒了,真不应该。”

  “情感体验法”使刘金浩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序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让他从主观上不愿意破坏别人的游戏。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四)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5.12

 

 

 

 

 

 

 

 

 

 

  自由活动时,刘金浩和豆豆都选择了盒子叠高的游戏。较大的一个饼干盒只剩下一个了,刘金浩和豆豆抢了起来。刘金浩说:“是我先拿到的。”豆豆说:“我就差这一个了。”力气大的豆豆一把将盒子抢了过去。刘金浩急了,转身到豆豆已经叠高的盒子堆下面抽了一个饼干盒出来,“哗啦”一下,其它盒子也都“光荣下岗”了。豆豆立刻告状,面对坍塌的盒子,刘金浩这次没有辩解。

 

刘金浩对于自己先拿到却没有抢到盒子非常不甘心,急切之间便报复性地抽取了豆豆的盒子。对于这次状况,刘金浩没有辩解,说明他知道这种行为不可取。但他的行为也说明他在与同伴相处时缺乏必要的技巧和方法,需要引导和帮助。

 

我没有批评刘金浩,而是在集体面前将两人发生的事情原景重现,请所有的小朋友讨论“当玩具被抢走”的解决方法。有幼儿支招:告诉老师;用其它玩具代替;用猜拳等方法决定玩的顺序;等他不注意的时候再拿回来……我总结了孩子们的想法,同时提醒刘金浩,遇到问题时应先自己解决,通过语言交涉,摆事实讲道理:“这个盒子是我先拿到的,应该我先玩,我玩好了就给你玩。”如果对方不同意,可以发出警告:“如果再不给我,我就告诉老师!”或者“再不给我,我以后就不和你一起玩了。”如果对方执意不还,可以寻求老师帮忙。随后,我和孩子们制定了规则:玩具谁先拿到谁先玩,如果有人需要不能占据太长时间。如果争抢玩具,则停玩游戏一次。刘金浩认真地点点头。

  “同伴支持法”了教会刘金浩在解决冲突时可以选择哪些方法,让他有法可循。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