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专题培训>>理论摘要>>文章内容
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摘要(章艳2016.3)
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摘要(章艳2016.3)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4日    点击次数:     作者:章艳    来源:

 

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摘要

姓名
章艳
学习时间
2016.3
题目
在思维游戏课程中——小班教学语言的设计
出处
网络
内容摘要:
讲述性教学语言是指贯穿、连结整个教学过程的语言,它是教学过程得以开展的联系性语言,通常是为推动教学情节的发展、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或创设教学情境服务的。
1.开始部分的语言设计
开始部分的教学语言。主要是引起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了解大概的活动内容。
2.中间部分的语言设计
在思维游戏课程中,这一部分主要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在语义类的内容中,幼儿对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操作,教学语言主要是帮助幼儿理解概念;在图形类内容中,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操作,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帮助幼儿把握图形特征;在行为类的内容中。合理的教学语言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结束部分的语言设计
结束部分是对学习活动的巩固、总结和提高,主要注意两点。
 
学习体会:
在思维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直接关系到幼儿理解和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个体性操作。所以,不能忽视教学语言设计的重要性。
小班幼儿词汇量缺乏,在表达上受限制;概念不清,影响归类;对词语、语句记忆的范围小.影响对语义的接受效果。但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阶段中。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幼儿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语言。提高幼儿对课程的学习效果。为了方便阐述。我们将教学语言分为讲述性教学语言和指令性教学语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