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题研究
>>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专题培训
>>
研究记录
>>文章内容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章艳2016.3)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章艳2016.3)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4日 点击次数: 作者:章艳 来源: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6.3
地点
小(3)班
参加对
象及应
到人数
6
实到人数
6
主持人
章艳
活动
形式
学习培训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在思维游戏课程中——小班教学语言的设计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讲述故事型是指创编形象的故事情节或情境,将抽象的语言、规则等形象化、简单化。如第一单元《钓鱼》的“游到城堡”这一活动,是一个规则较复杂的游戏,所以,教师就先利用讲述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在《商业街》中,有体育用品店和鞋店这两个上位概念,而溜冰鞋就同时属于这两个概念。孩子们在互相检查操作结果时,有的说,“错了,把溜冰鞋放到鞋店里去了”,有的说,“错了,把溜冰鞋放到体育用品店里去了”。于是,我们就引导幼儿先理解鞋子和体育用品这两个概念。鞋子是指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溜冰鞋可以包含在其中。体育用品是指用来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物品,溜冰鞋也含有体育用品的特征。这时,孩子们才明白这两个商店都可以放溜冰鞋。
用形象化的语言讲解图形特征,引导幼儿把握图形的特征
图形是较抽象的概念,每种图形都有不同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形象化的语言,浅显易懂地讲解图形特征,以便幼儿掌握和理解。比如在讲解梯形的特征时,老师就用爬楼梯来比喻.而且楼梯的一边宽、一边窄。在讲解正方形时,把它的四条边比喻成四面围墙.并通过比较让孩子感知这四面围墙是一样长的。
评
价
1.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的语言引导。教师应该通过各种语言
提示,引导幼儿有事、细致地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丰富功儿词汇,提高表达能力,加强观察的细致性和记忆的效果。
2.
由于小班幼儿理解语言的能力较差,规则意识较弱,在遇到较复杂的游戏
规则时,必须将它进行分解。等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分解规则以后再回到复杂规则。
3.在思维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直接关系到幼儿理解和学习的效果,也
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个体性操作。所以,不能忽视教学语言设计的重要性。
填表人
章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