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个案记录>>文章内容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章艳2016.9—2017.1)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章艳)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8日    点击次数:     作者:章艳    来源: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中(1)    章 老师    2016年9月——2017年1

班级
中(1)班
姓名
吴念祖
 出生年月
2011.7
性别
吴念祖是一个调皮,没有耐心的孩子,常常做事三分钟热度,在活动中常常会分散注意颗力,影响其他孩子,不过他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好奇,常常又会令我们不得不感叹孩子的思维真是不可小看。
1.父母的管教不一致。
2.自我约束能力太差。
3.多半时间是老人在带孩子。
  1.激发孩子的愉快情绪,帮助他学会与人交流、沟通。
  2.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体验同伴间的欢乐和友谊。
  3.使孩子拥有开朗的性格。
1.首先我会在集体活动中多多的关注他,让他改掉自由散漫的坏习惯。
2.区域活动中,我会尽量不打扰他,让他自由发挥,自主探索。
3.引导他如何正确的和同伴相处。
4.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多给孩子一些探索的空间,发挥孩子的聪明想象能力。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一)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9 
一天,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增加了新的材料——夹东西。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能力,我们分别提供了纸团、红枣和玻璃球,让孩子们用相同粗细的筷子尝试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们对新的材料很感兴趣,都想来玩一玩。 
这一天,最先吴念祖来到了生活区,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还没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夹玻璃球这个最高层次玩了起来。在班上,吴念祖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他试了好几次,怎么也夹不起来。我在边上看了他约有五六分钟,看他老是夹不起来,于是就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对吴念祖说:“吴念祖,你试试夹纸团好吗?”吴念祖抬头看看我,摇摇头说:“不,我就是要玩珠子。”我又劝了他好一会,极力转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没有效果,吴念祖坚持要玩玻璃球。
活动区的材料随孩子的能力做适当的调整,活动方法应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给他一个调羹,让他自由发挥。
在吴念祖活动区玩的很有成就感,也吸引的很多小朋友一起参与。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二)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10
 
 
 
 
 
 
 
 
 
 
 
 
 
 
 
 
 
 
 
 
 
 
 
 
吴念祖、夏正文、王梓鑫、陈佳祺四个人正玩起了动物赛跑棋。吴念祖甩出一个 “6”,然后就向前走了六步,接着又继续甩了一次,正好走到与王梓鑫同一个格子里,兴奋地将王梓鑫的棋拿走,放回到原点,“哈哈,你的棋子正好被我吃掉!”王梓鑫傻了眼,重新将棋子放回原来的地方,说道:“不可以吃掉的,我们可以一起走的。” 吴念祖马上说道:“我和爸爸玩过的,就是可以吃掉的!”说完又把王梓鑫的棋子放了回去,王梓鑫很委屈眼泪都要掉出来了,“不能吃就是不能吃,我和哥哥玩的时候就是不能吃的!”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游戏眼看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把握时机,介入游戏,引导幼儿自己尝试自己解决矛盾。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成功或失败时的情绪把握,不骄傲、不气馁。
对于哭鼻子的金玉鼓励她勇敢面对游戏中的争执,明白哭鼻子不能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应该一起商量,寻找合适的办法。
游戏继续进行,大家又和好了,吴念祖知道自己不对,还主动向王梓鑫道歉。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三)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11
 
 
 
 
 
 
 
 
 
 
 
 
在班级的区角里我设置了“建构区”,里面放置了大小不一的积木,孩子们常常在一起拼拼搭搭,有时候积木会变成城堡,有时候积木又变成了大桥……….一天吴念祖因为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插孔产生了兴趣,不停地来追问我一些问题。
我想到生成这一节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在一次次操作中发现积木连接方式不同带来的变化,从而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究、发现总结的能力。
这节科学活动正好满足了孩子爱尝试、爱探究、爱玩爱动的特性。操作中我设计了三个不同要求的小游戏,幼儿在我的引领下,一次次操作总结,自主发现规律和隐含的秘密,最终得出积木连接方式不同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四)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12
 
 
 
 
 
 
 
 
 
在一次看图拼画的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图样,要求孩子照样去拼图。由于是操作活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都能按要求去拼,拼好后我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片都用了几个,然后再记录下来。这时吴念祖问:“老师,我拼的小人和图上的不一样,行不行呀?”原来他拼的小人的脚用的是长方形,而图样上是用三角形拼的。
 
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记录下来。
(1)请幼儿拼一个小人。(2)拼一个房子
 
拼一个小人,有的用三角形来做他的身体,有的用长方形,有的用正方形……为了拼一个女孩子,有的用梯形来做裙子;有的用半圆来做辫子,而有的用圆形来做辫子……拼房子有的拼成了尖顶的,有圆顶的,有梯形顶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