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个案记录>>文章内容
漕桥幼儿园典型个案分析(符洁亚2016.9-2017.1)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8日    点击次数:     作者:符洁亚    来源: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老师        20169——20171

班级

小六班

姓名

项铭涛

 出生年月

2013.5.12

性别

   幼儿园的第一天项铭涛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 项铭涛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此后, 项铭涛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项铭涛的父亲文化素质较好,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从小就一直由妈妈带大,自然事事都由着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常出现不答应其无理要求就打妈妈的现象。在与其父母交流中,他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格外调皮,不听话,而他们对孩子缺少较为正确的教育方法,不知用什么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师对其孩子严格教育。

1.能够乐意与小朋友交往,与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2.能够安静的学习和倾听,知道要表达自己的意愿

3.能够改正乱发脾气的习惯,知道遵守相关行为规则。

4.家园沟通,形成一致的教育方法,提高自控力。

1.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理解孩子的攻击行为。

2.引导孩子表露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宣泄过激情绪。

3.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发现肯定闪光之处。

4.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一)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9

 

 

 

 

 

 

 

 

 

有一次午饭后,小朋友将椅子摆放的很整齐,项铭涛放椅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乐乐,乐乐大哭起来,一旁的项铭涛看见了,他说了一句话“跟她道歉”,看来,他已将老师的话随机运用在生活当中了,这句话使我找到了借机鼓励他的机会,

    

 

 

 

 

 

 

 

 

 

 

 

 

 

 

 

我趁此机会表扬他:“你们看, 项铭涛知道撞到别人会很疼的,以后我们大家都要小心一点,不要撞到别人身上。”老师的话和小朋友的掌声使他更加明确了怎样做大家才喜欢。

项铭涛很喜欢帮老师做事情,我利用他的这一特点,经常性的让他做一些小事情,比如为小朋友分勺子、分点心呀等等,

他在这些为大家服务的事情中情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小朋友开始将他试为能干的大哥哥了,开始接纳和喜欢他了。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二)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10

 

 

 

 

 

 

 

 

 

项铭涛又将他的小手放在嘴巴里了,好象婴儿吸奶瓶一样,老师告诉他,这样很不卫生的,请他拿出来,可是转个身他又我行我素了。

睡着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他将手指头塞在嘴巴里,香甜的进入了梦乡……我们悄悄的将他的手指头拔出来,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在睡着的时候,将手指头继续塞回嘴巴里。

 

 

 

 

 

 

 

 

 

 

 

 

在家里或幼儿园入睡前,我们为他设计好“放手的位置”,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不去吮吸手指了。另外,我们为他准备了创口贴,贴在他的小手上,并告诉他,小手受伤了,需要它来帮助他治病,当他觉得难受时,我们鼓励他,小手需要保护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用亲切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孩子,

   最后,项铭涛接受了我们的干预手段,直至他的小手伤口恢复了,他的吮吸习惯自然而然就纠正过来了,最后,他还在小朋友面前洋洋得意的说:“我的手指头穿衣服了!”积极的干预手段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三)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11

 

 

 

 

 

 

 

 项铭涛是一个极有个性的孩子,记得有一次早上入园,他和妈妈发生了争执就吵着不上幼儿园,这样,爷孙俩就在幼儿园大门口扯来扯去,当园长出面要牵他入园时,他更是暴跳如雷不肯同意,当通知我下楼时,我看到的他死死地拽着妈妈的衣角,任凭大人怎么劝说都不予理睬,我使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见效,看样子这孩子的倔脾气上来了,怎么说都没用,无奈只好硬把他拽进了幼儿园。到了班级当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来园时,他也说不上来,只是一味地点头。

 

 

 

 

 

 

 

我将项铭涛找来,耐心地从喝牛奶这件事说起,让他知道喝牛奶的好处,又让他说说自己家里的事情引申到家中的人,让他知道对家里的人一样也要尊重,他也表示以后都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

 

   接着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爱我家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来表现自己对家、家里人的喜爱,知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并让每位幼儿制订了一张表,用于登记每周让家人高兴的事情,经过几周的观察,项铭涛没有再出现不来幼儿园的现象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四)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12

 

 

 

 

 

 

离园时,正是家长来接幼儿的时间,有些小朋友趁着我不注意,在活动室内打打闹闹,乱成一团,我正组织他们整理教室的时候,看见把一张张已经摆好的塑料椅故意翻倒在地上,我看见后连忙对他说:“把椅子摆好!”他却只是很漠然地看了我一眼,继续把摆好的椅子推倒在地上,我以为他没听清,大声重复了一遍,谁知他却用一种充满挑衅的目光注视了我一下之后继续他的破坏行动,这下可把我给气坏了,走到他的面前,怒气冲冲地说:“,你在干什么?把椅子都摆好!”出乎意料的是他仍对我不予理睬,虽然停止了他的破坏活动,却仍是一幅无所谓的样子,大摇大摆地朝妈妈走去,妈妈看见了急忙抓住他到我的面前来,让他注意听老师的话,他却拖着妈妈往反方向走,脸上的表情让我想起了上次入园时的样子,我知道这孩子的倔脾气又上来了。

 

这学期我班在上学期设置评比栏的基础上,又添置了苗苗长大了这一栏目每周评比一次,即有一点儿的小进步都可以,让每个幼儿都有上榜的机会,这周项铭涛上了榜,小朋友的评价是吃饭有进步,没有推别人

  看得出这个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非常的兴奋,不断地表示出对我、小朋友们的友好。可见鼓励对于他的成效是显而意见的。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7.1

 

 

 

 

 

 

  如果我们能及时加以鼓励、强化,孩子就会积小善成大善,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某方面的第一件好事就要及时肯定,相反某方面的第一件坏事就一定要加以制止,对孩子决不可搞“下不为例”。有一次,项铭涛在玩积木,他的妈妈来接了,也许太激动,他玩具没收,就满屋乱跑,还拿油画棒画在了木地板上。我坚持陪着他把积木收好,把地面擦干净,而不是见其家长在就放松要求,也不是见其调皮而放任自流。

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的密切合作。教师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提高家长对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家长在家对幼儿的培养。常规培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永无止境”的一项工作,好的常规要在不断的强化中养成和提高。

小班幼儿虽小,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的培养应从大处着眼,引导幼儿从小养成团结友爱、讲卫生、守纪律等好的习惯。一个人学好学坏往往是从细小的事情开始的,坏事再小切勿做,好事虽小也应该做。对幼儿的教育要从一件件具体形象的小事入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