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个案记录>>文章内容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胥玲洁2016.9-2017.1)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05日    点击次数:     作者:胥玲洁    来源: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小五        老师        20169月——20171

班级
小五
姓名
张晶灵
 出生年月
13.4.17
性别
1、开学初在课上,为了全面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我对小朋友进行抽查,张晶灵是从不举手发言,于是我选择对她进行提问,而她的表情总是很迷茫地回答我“不知道”。
2、在美工课的自主选择做画时,小朋友们都热烈地讨论画什么,而张晶灵却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看着别人,或看着自己的桌面。当小朋友们在画时,张晶灵的纸上却始终一片空白,给她提示,她还是说不知道画什么。
3、午餐后组织小朋友们出去散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特别喜欢两个两个牵手走,这样边散步还可以和伙伴说话。可是,每当这时,就是张晶灵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没有小朋友和她牵手,大家都不愿意。只有老师进行调解,才有人和她牵,而她也不会因为有人牵手就开心,她似乎知道,别人和她牵手并不是自己愿意的。
 
1、由于某种原因,妈妈没有多少文化,长得也很普通,是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形像。在现在这些孩子时尚的妈妈之间,她可能有些自卑,而爸爸在家的时间并不多,孩子自卑的情绪就这样产生了。
2、孩子转到幼儿园后,因为自己的原因,在学习和其他各方面表现也不突出,是那种最容易被遗忘的孩子,所以一直被老师摆在文静、胆小的位置(孩子刚到我班时的表现就是这样)。
3、在课上学过的内容,别的孩子回家都由家长带着复习,可是小怡爸爸不在家,而邱媛又忘记了,妈妈是没办法帮助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1、鼓励幼儿和老师、同伴主动交流,大胆与同伴合作,分享快乐
2、家园合作,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3、从说“我”到“看我”,增强自我认识能力
4、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幼儿的自我情感体验
1、教育其他孩子要和班级里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不能因为表现不好而歧视别人。
2、试过跟她妈妈联系,告诉她,一但遇到教育孩子上出现的问题,可以随时跟我打电话。
3、平时我若有若无地找孩子聊天,上课时尽量多关注她,让孩子觉得老师重视她。
4、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让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一)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9
 
 
 
 
 
 
 
 
 
 
 
 
 
 
 
 
 
 
 
幼儿和老师正在晨间锻炼,张晶灵妈妈带着孩子走过来。妈妈催促孩子:“快叫老师早。”张晶灵没有声音,脸上没有表情,呆呆地站在一边,妈妈大声地训斥:“还不叫,快叫啊。这孩子,就是不响。不叫晚上不来接你了。”张晶灵听了,哭了起来,两手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我连忙上前安慰孩子,“不要哭了,张晶灵穿衣服最快了,老师很喜欢你的。我们等一会向老师问好,好吗?”张晶灵还是不说话。我接着说:“好的话点点头。”张晶灵很勉强地点点头。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大方开朗,积极向上,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胆小拘束,畏畏缩缩时往往会很焦虑。有些家长会当面责骂、恐吓幼儿,殊不知,这样的话会造成孩子更大的负担,使他更加怯懦。而且经常说孩子内向,无异于给孩子贴上了一张“内向”的标签,使孩子潜意识地认定了自己就是一个内向、没用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越急,孩子越内向。
事后,我找机会和张晶灵的妈妈进行了一次谈话,告诉她对待张晶灵这样内向型的孩子,要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批评他。多鼓励孩子的进步之处,让他感到自己在进步,我会更好的,形成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关注他,多和他聊天,让幼儿愿意亲近自己。经常表扬他的优点和进步,增强他的自信心,激发他开口说话的愿望。
 
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二)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10
 
 
 
 
 
 
 
 
 
 
 
 
 
 
 
 
 
 
 
 
图书室的自由阅读活动开始了,当孩子们像往常一样自由翻阅着自己喜爱的图书。在另一好友的建议下,张晶灵也翻阅起《幼儿智力游戏》,还玩得蛮有意思的。我也趁此机会参与到她们阅读中,也由于我从开学出便对这几名插班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开始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所以她们两愿意接受我的加入,但邱媛的话并不多。
 
 
张晶灵开始接受我了,看来下一步需要与家长继续沟通,深入了解孩子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插班的孩子突然要接受一个新环境,开始时总会不适应。但对于大班的孩子适应力较强,特别是感受到新老师和同伴给自己的关注,渐渐会喜欢这个集体了,乐意打开自己的心扉。
 每个孩子的性格与发展水平、兴趣与爱好都不相同,在活动中的表现也大有不同。作为教师,首先要仔细了解掌握每个孩子的方方面面,给与性格较内向胆小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得到孩子的信任,从一小步开始,一点一点地培养孩子喜欢阅读活动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而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在家教指导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家教指导;重视家长的主体性,让家长成为家教研究工作中的一员。由于家园善于抓住每个教育的契机帮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使得孩子尝试到阅读的乐趣及在此过程中与同伴交往的快乐,还促进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改善。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三)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11
 
 
 
 
 
 
 
 
 
 
 
 
 
 
 
 
 
 
 
张晶灵的表现有了的变化。餐后的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走进了自己选择的区域。张晶灵一用羡慕的眼神望着,悄悄地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我轻轻地走过去问:“张晶灵你想玩搭积木吗?”点点头。“那你去找小朋友一起玩吧!”他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我微笑着对她说:“张晶灵,你看吴金瑞他们一起玩得多开心呀!你也可以参加他们的游戏呀!其实他们也非常喜欢和你一起玩,不信你试一试?”“那我怎样才能参加他们的游戏呢?”张晶灵终于开口了。“你就说,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我们搭座漂亮的大楼房吧。”他慢慢地挪着步子走到玩得正开心的吴金瑞身边,小声的、不好意思地问:“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可以”吴金瑞开心的回答。张晶灵露出了笑脸说:“我们一起来搭个楼房吧”“那我就先搭下面” 吴金瑞说,于是他们便有说有笑的开始合作了,玩得非常开心。这时的张晶灵已经融入到和小朋友们开展的游戏中了。
 
孩子具有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不仅是他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每当有小朋友找张晶灵玩时,他能够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但只要让他主动找小朋友时,却是难上加难。张晶灵可能还没有形成主动找小朋友交流的意识,因为他一个人也能玩得很好。或是由于长期独自游戏,没有掌握与小朋友交流的方法,导致交往能力较弱。
这个孩子渐渐地变了,她不仅渐渐地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教具、摆放桌椅、主动帮助阿婆收拾碗筷等。由此可见,老师通过种种办法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让她在孩子们中间拥有一定的威信、让大家真正地亲近她、接纳她。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四)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12
 
 
 
 
 
 
 
 
 
 
 
 
 
 
 
 
 
 
 
在学校门口,张晶灵和老师小声地问早,老师护送她进入大厅晨检,张晶灵选择了玩点心店的游戏,她带好帽子,开始地做点心。杰杰进入了点心店和她一起玩,张晶灵对杰杰说:你会不会做面条?帮我做一个面条吧。杰杰说:面条我会做的,我还会做面条变身的香蕉呢,说完就给她做面条了。
镜头二:老师在分享水果的环节,多给了她吃橘子和苹果,她对老师说:我还要吃石榴,可是老师没有切石榴,但是为了不影响她的心情,老师就给她切了石榴,叫她快点吃掉。她对老师说:谢谢!
 
 
和幼儿谈心,了解有的内心的想法,找出原因,老师就对症下药,更多的关心幼儿的心理需求,帮助她克服挫折感,使她积极面对一天的在园生活。老师在放学的时候,和家人交流沟通,使家人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和学习,以便多给孩子以鼓励,让她懂得更多的与人相处的道理。促使她热爱幼儿园,感受到幼儿园生活得温暖,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
张晶灵越来越懂礼貌了,她在园的时候总是乐呵呵的,有时因为家里的或者身体的原因,她也会和老师说说自己的心情。比如今天入园时的心情不好因为是身体的原因,本来她想不到学校的,可家人坚持要送她来园,她很郁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