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
|
幼儿和老师正在晨间锻炼,张晶灵妈妈带着孩子走过来。妈妈催促孩子:“快叫老师早。”张晶灵没有声音,脸上没有表情,呆呆地站在一边,妈妈大声地训斥:“还不叫,快叫啊。这孩子,就是不响。不叫晚上不来接你了。”张晶灵听了,哭了起来,两手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我连忙上前安慰孩子,“不要哭了,张晶灵穿衣服最快了,老师很喜欢你的。我们等一会向老师问好,好吗?”张晶灵还是不说话。我接着说:“好的话点点头。”张晶灵很勉强地点点头。
|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大方开朗,积极向上,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胆小拘束,畏畏缩缩时往往会很焦虑。有些家长会当面责骂、恐吓幼儿,殊不知,这样的话会造成孩子更大的负担,使他更加怯懦。而且经常说孩子内向,无异于给孩子贴上了一张“内向”的标签,使孩子潜意识地认定了自己就是一个内向、没用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越急,孩子越内向。
事后,我找机会和张晶灵的妈妈进行了一次谈话,告诉她对待张晶灵这样内向型的孩子,要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批评他。多鼓励孩子的进步之处,让他感到自己在进步,我会更好的,形成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关注他,多和他聊天,让幼儿愿意亲近自己。经常表扬他的优点和进步,增强他的自信心,激发他开口说话的愿望。
|
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