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个案记录>>文章内容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陈颖2016.9—2017.1)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9日    点击次数:     作者:陈颖    来源: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小(3)  陈   老师                2016 9月— 2017  1 

班级
小(3)
姓名
鲜孟轩
 出生年月
2012.12
性别
鲜孟轩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之一,但是比较害怕老师,一看到老师看着他马上缩着脖子假装很乖的样子。只要老师一转身马上又恢复原状,和其他同伴追逐、打闹,有时整个教室只听见他那尖尖的嗓门,如果哪个小朋友被欺负了或者哭鼻子了一定是郑经翰第一个跑来告状。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他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1.让孩子知道有错就要改,懂得谦虚。
2.创造条件,让郑经翰多和小朋友们交往,学会分享、合作。
3.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更要以2爱心、以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的内心,尊重他的个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家园共同配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好孩子。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一)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  3
 
 
 
 
 
 
 
 
 
 
 
 
 
 
 
 
鲜孟轩草草两下就把一张纸变成了一个飞机,并且在教室里飞来飞去。飞机折的不怎么样,不过扔飞机的技术很好,飞机飞的很高。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别人的飞机飞的又高又远,而你的飞机飞不起来,寻找原因。把注意力拉回到折飞机上。
幼儿的注意力不在折飞机上,而是在玩飞机上。飞机飞的高与低才是他关心的重点。活动前就让幼儿知道飞机的飞行高度取决于飞机的质量,让幼儿耐住性子先折飞机。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二)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
4
 
 
 
 
 
 
 
鲜孟轩小朋友拿起一盒羽毛(这盒羽毛是几个毽子坏了,我把羽毛整理好了,放在了这个盒子里)一个一个摆在一起,粘了起来,在下面画了一个圆圈,点了一个眼睛。
指导幼儿把羽毛摆成一个扇形的样子,然后添画上孔雀的身子和脚。
幼儿可能做了一个小动物,但我确实没发现像什么。问过孩子之后说是孔雀,幼儿想象力,虽然从外形上看什么也不像。但幼儿却能想到。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三)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
5
 
 
 
 
 
 
 
 
 
 
 
 
 
 
 
 
 
区域活动时,幼儿争抢着来到益智区:推挤别人,不挪桌子,不摆椅子,不数人数,抱起玩具就开始玩;幼儿更换玩具频率高:手里玩着这个,心里惦记玩下一个,忽视教师“玩明白一种玩具再玩下一种”的规则;幼儿为了进入益智区游戏,做事不认真:经常会听到幼儿给我告状“老师,**不认真漱口”、“**没擦桌子就走”等等。起初,我们只觉得这是幼儿的个人问题,并没有很重视,于是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到处去“灭火”。两天后,我们察觉到了这并不是幼儿的个人问题,而是教师的材料投放出现了问题。
 
1.减少新玩具单次投放的种类和数量。
2.教师重点指导新玩具的玩法,对幼儿提出要求并及时检查、反馈。
 
1.幼儿对益智区投放的玩具材料感兴趣。
2.一次性在同一区域投放了太多种玩具材料,造成幼儿蜂拥而至。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四)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6.
6
 
 
 
 
 
 
 
 
 
 
 
 
 
 
 
 
 
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郑经翰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郑经翰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魏陈晨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郑经翰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
 
 
 
 
 
 
 
 
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