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课题研究
>>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专题培训
>>
理论摘要
>>文章内容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吴玮2016.12)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吴玮2016.12)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03日 点击次数: 作者:吴玮 来源: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6.
12
地点
小(
4
)班
参加对
象及应
到人数
6
实到人数
6
主持人
吴玮
活动
形式
学习培训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基于生活经验的幼儿思维游戏设计与实践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园的孩子会突发奇想,用从家里拿来的鞋盒、牙膏盒、玩具盒叠高或者玩“套娃”游戏;漂亮的塑料袋,孩子们会把它变成“水袋子”,然后扎几个洞,看水流汩汩;或用它去兜风,装上空气变成“气球”,嬉笑着一起争着抛打我们发现,幼儿天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会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信手拈来与同伴进行一些自发的、原始的游戏,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着一些看似幼稚、实际上很有价值的经验。在与这些身边常见物品的“邂逅”中,孩子们的创造性与想象力得到发挥。在游戏中,孩子们在充分感受、体验与知觉中获得一些可贵的思维智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则更着重强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国内一些早期教育机构虽然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一套纸质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思维训练,但平面材料有其较多局限性,游戏材料与幼儿生活经验的直接关联不强,对孩子来说,缺乏生动性和可感性。这些活动由于强调单一器官的孤立训练,必然使个体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离,影响幼儿全面认识世界,从而也就影响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
评
价
1.
在思维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来源于生活所设计的思维游戏才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也是应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2.
在思维游戏活动中,借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些生活材料,设计百余个游戏活动,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
3.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子女间特有的血缘联系、亲情关系使得家长的亲职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
填表人
吴玮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