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个案记录>>文章内容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陈颖2017.2—2017.6)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4日    点击次数:     作者:陈颖    来源: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小(3)  陈   老师                2017年  2月— 2017 6 

班级
小(3)
姓名
陈梓涵
 出生年月
2013.4
性别
陈梓涵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之一,但是比较害怕老师,一看到老师看着他马上缩着脖子假装很乖的样子。只要老师一转身马上又恢复原状,和其他同伴追逐、打闹,有时整个教室只听见他那尖尖的嗓门,如果哪个小朋友被欺负了或者哭鼻子了一定是郑经翰第一个跑来告状。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他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1.让孩子知道有错就要改,懂得谦虚。
2.创造条件,让郑经翰多和小朋友们交往,学会分享、合作。
3.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更要以2爱心、以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的内心,尊重他的个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家园共同配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好孩子。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一)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7.  3
 
 
 
 
 
 
 
 
 
 
 
 
 
 
 
 
今天的泥工活动又开始了,陈梓涵和几个孩子高兴地捏起了橡皮泥。陈梓涵把一团红色泥放在泥工板上,双手伸长用力的地搓着泥团……一会儿她就搓出了一根长长的条状泥棍,他高兴极了,在那儿一边玩,一边看,一边开心的自言自语起来。过了一会儿陈梓涵小心翼翼地拎起了那根泥棍,蹑手蹑脚地走到我身边,对我说:“蛇!大蛇!”瞧着他瞪大了眼睛做出那“吓唬”人的模样,我被他“吓”了一大跳,他兴奋而得意的大笑起来。我看后,认真地对陈梓涵说:“这条蛇太像了,不过我们还可把它的身子搓得更长更圆,也可以想想办法让它的嘴巴张得更大。”他立刻凝神,若有所思似,“再来一次吧,做个更漂亮的!”我用期待的口气鼓励,“你一定可以!”他高兴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再次兴致勃勃地研究这条“蛇”
一个多学期下来,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捏泥经验,已经学会了做很多,如:蝴蝶、糖葫芦、小鸡、向日葵等。在此次活动中,我充分让孩子发挥想象,想捏什么就捏什么,而我只是做一名安静的观察者。雷梓钧年龄比较小,动手能力不是很强但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在活动中,陈梓涵把橡皮泥搓成条状,而且把它夸张的想像成为一条“蛇”,连他自己都为此惊讶,同时也多么高兴呀!这对于他来说的确值得赞许。这时的他不仅有一种强烈的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更期望能够立刻得到他人的认同,于是他向老师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渴望。
 
我们班的孩子非常喜欢玩橡皮泥,在平时的活动中,孩子们常常会做出很多不一样的作品。让幼儿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面对孩子的创造过程,面对活动的师幼关系,我们要做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给予自己更多的观察机会。无论孩子最后能够拿出一份什么样的作品,老师要能在这份作品的创作中及时捕捉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对这种创作精神给予正确的认可和肯定,再加以适当的启发,让孩子尝试着把自己正在创造着的作品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链接”,拓展更多的思维空间,以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和操作乐趣。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二)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7.
4
 
 
 
 
 
 
 
课间休息时,孩子们自由地去喝水、去小便。在盥洗室门口,我猛然看到陈梓涵两手左右开弓正在打陈诗彤,我赶紧走过去拉开陈梓涵,看他气呼呼的样子,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也说不上来。陈诗彤说:“我要帮他拿杯子,他就打我了。”
 
 
我总以为在班上陈梓涵是“弱者”,因为他不会表达,走路不稳。我总怕哪个孩子欺负他,或是他又摔了、碰了。今天看到他还会“凶狠”地打小伙伴,我着实吃惊不小,领教了他也会使用爆力的“强势”。我想,发脾气是每个人都会的本能,特殊孩子也不例外。现在问题是陈梓涵误解了小逸的本意,这可能跟他不会用口语表达有关。
 
 
我马上把陈梓涵陈诗彤叫过来,让诗彤重述一遍他的想法,让陈梓涵明白诗彤的好意。并告诉他,诗彤帮了你,你要向他说“谢谢”。再让他对刚才的打人的行为向道歉。在我的不断启发、要求下,他终于学着说“对不起”了。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让小伙伴以后要帮他时要先说明白,他才不会误会。
接下来,我利用午休时为幼儿讲故事的时间,为幼儿讲述友爱互助、礼貌礼让的小故事。 让幼儿明白: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不可动手打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的打人行为有所改变了。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三)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7.
5
 
 
 
 
 
 
 
 
 
 
 
 
 
 
 
 
 
陈梓涵小朋友是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孩子,宝宝比较散漫、随便。在活动中喜欢随便走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睡觉、吃饭他都是最有问题的一个,吃饭的时候喜欢讲话;睡觉的时候经常去惹别的小朋友,就算自己睡也不好好地睡,不是脚翘起来就是自己跟自己讲话或者乱叫,一定要老师盯着才会安静。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叫的却更加的起劲。可以说该幼儿的行为习惯很差、自由散漫而且十分任性,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活动力太强了。
  
 
陈梓涵小朋友是跟爷爷奶奶一起住的,都是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来管的。奶奶更是对他疼爱有加,家中吃饭也都是由奶奶喂他的,又因为现在是独身子女,父母更是疼爱有加,孩子要吃的就吃,不要吃的就可以不吃,所以到幼儿园来孩子也把这样的脾气带来了。妈妈反映在家里的时候宝宝也是一刻都停不下来,喜欢到处乱走,乱碰东西,他也谁都不怕,但却只怕老师,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家园的良好互动和沟通,使宝宝变的越来越好。
 
1.做好家园沟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让家长正视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共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中,经常关注幼儿,若出现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就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
3.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如:吃饭姿势、坐姿、睡觉习惯等。
4.若孩子取得进步,应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有动力去改正,帮助他一点一点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四)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7.
6
 
 
 
 
 
 
 
 
 
 
 
 
 
 
 
 
 
最近经常有幼儿跑到我身边来对我说:“老师,骆宇萱哭了。”然后马上有其他小朋友说是陈梓涵打的。起初我把他叫到面前问明了原因又让他向那个被打的小朋友道歉,但是后来我发现他打人的次数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会上演这一幕,这让我非常纳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他妈妈进行了一次交谈,他妈妈也向我们提及了他最近在家攻击性倾向也较严重,往往要让他爸爸陪他打架,
 
 
 
 
 
 
 
1.陈梓涵最近喜欢看一些攻击性强的电视,如铠甲勇士、奥特曼等,里面有很多打怪兽的镜头,而且A很崇拜。
2.孩子模仿力较强,好奇心也教强,看了攻击性的镜头,如奥特曼打怪兽后就像尝尝当宇宙英雄的感觉,于是来到幼儿园就把其他小朋友当作怪兽打。
3.为了强身健体,孩子最近有在学习跆拳道,又想练手又想在同伴面前展现自我。
 
了解了原因,我和他妈妈商量对于陈梓涵还是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因为孩子攻击人的本意还是正面的,为了当英雄,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英雄”,怎样的行为才是英雄,从根源上杜绝A打人的欲望。另外停止看奥特曼之类的动画片,改为益智、趣味性的动画片。同时,为了满足孩子当英雄打怪兽的愿望,也为了更好的发泄可以给陈梓涵买个沙袋之类的,贴上小怪兽,告诉可以打沙袋来拯救世界,使孩子的情绪有发泄的出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