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专题培训>>理论摘要>>文章内容
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摘要(赵玉双2017.9)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0日    点击次数:     作者:张晨玉    来源:

 

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摘要

姓名

赵玉双

学习时间

2017.9

题目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出处

网络

内容摘要:  

在数学教学活动和练习过程,很少有直接给出数字然后要求计算的题目。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都是与生活中的具体活动息息相关。比如,涉及了解时间的内容,题目会设计成某个人某天花费时间从事的各项活动;涉及学习钱币的内容,会是使用钱币进行购物、外出用餐等场景;涉及测量的内容,会利用测量工具认孩子反复操作、实验。涉及逻辑推理的练习,当然也离不开场景的假设。比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题目给出几张图片,第一张画的是几颗小豆和一个装着泥土的杯子;第二张画中的杯中的小植物长出了豆角,第三张画的杯子中冒出了胚芽,第四张画的小杯中长了一棵小苗。然后让孩子按时间的发展进行顺序排列。这种训练孩子顺序感的题目,都是与生活内容息息相关。

学习体会:

 由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极易被外界所影响,所以老师要及时捕捉并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们在亲切、和蔼的教师面前,在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师幼之间就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和共振。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消除自卑感,培养自信心,才能有大胆的异想天开和离奇的奇思妙想,才能会无拘无束地动手、动脑、去想、去做。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素质。反之,创新素质教育将形同虚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