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个案记录>>文章内容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金素平2017.9—2018.1)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8日    点击次数:     作者:金素平    来源: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4)     老师    20179月——20181

班级

4班

姓名

陈笑瑞

出生年月

2012.6.19

性别

刚入园的第一周,笑瑞的哭闹就很平静。在老师的带领下,坐在椅子上默默地流眼泪,不吃早点和午点,也不动手吃饭,问她要喝水吗?她也不说,只是眼泪汪汪地看着你。要上厕所时,她也是站起来,以夹腿跳来表达想法。笑瑞来幼儿园就是不言不语,比较内向,早上入园时,也不与老师打招呼,学习活动过程中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她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1.在思维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及调节能力。

2.在思维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思维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与合作意识。

4.在思维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及判断力。

5.在思维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1.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核心。

2.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进行培养。

3.帮助幼儿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通过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4.根据幼儿思维过程的特点对其进行培养。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一)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7.9

 

 

 

 

 

 

 

 

 

 

大班的孩子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局限,他们对阅读的感知理解是低层次的。孩子年龄小,不懂得怎样去看书,有的孩子茫无目的地乱翻,不一会就将一本书翻完;有的孩子把图书倒着看也不曾察觉;还有的只会讲书上有什么人、什么动物,而不懂得各张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我想利用日常活动中的每个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正确地阅读,体验阅读中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活动。区域活动刚开始,笑瑞和辰辰等几个孩子就来到阅读区、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本绘本,坐到座位上看了起来。刚开始,她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着,还不时地与身边的辰辰交谈几句,不一会儿她就快速地翻起绘本,很快一本绘本就翻看完了。她就拿起绘本去和辰辰交换……

1.刚开始指导幼儿阅读绘本时,老师可以先向幼儿介绍绘本的主要内容,让幼儿在初步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再去阅读,这样有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乐趣。

2.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可以从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中,了解人物的心情、可能会做的事以及他们可能会说什么话等等。

3.与家长沟通配合,帮助孩子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

今天在介绍区域活动内容时,我特意向幼儿介绍了阅读区新投放的“胡萝卜先生的胡子”、“鸟窝里的树”等几本绘本,目的是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果然,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笑瑞等几个孩子阅读,虽然明知这是幼儿的好奇心所致,但这也是一个好现象。娇娇开始还能仔细翻看绘本,还能与同伴交流,说明她对阅读绘本是有兴趣的,后来她放弃是由于看不懂绘本的内容,体验不到绘本所带来的乐趣。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二)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7.10

 

 

 

 

 

 

 

 

 

 

 

今天区角活动时,笑瑞小朋友很快就进入了益智区,熟练的拿起了一盘积木,把积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接着她拿了小方块积木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垒高。过了一会儿,她把小方块积木全部都垒了起来。她看了看桌子,发现没有了,就开始东张西望,我发现她有点心不在焉了。这时,我看到笑瑞又去拿了一盘其她的玩具玩起来了……。

我在观察她是在瞎玩,还是有目的的在操作。如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有所转移,就应及时介入,启发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继续进行建构。在幼儿刚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没有进行指导。之后当我发现孩子对于本次活动的兴趣有所减弱时,我就及时用启发性的语言进行了引导,为她寻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游戏中,幼儿是没有压力的,他们可以主宰游戏,主宰“生活”,可以任意摆弄物体,可以说通过益智游戏,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后才能拼搭出初步的造型,教师不仅是要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机会还是引导者、支持者。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三)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7.11

 

 

 

 

 

 

 

 

 

 

又到了孩子们快乐的游戏时间,笑瑞、杰杰、洋洋、坤儿四个人正玩飞行棋。几轮下来,桐桐终于扔出一个 “6”,他的飞机起飞了,接着又继续扔了一次。这次轮到洋洋了,洋洋正好走到与桐桐同一个格子里,兴奋地将桐桐的棋拿走,放回到原点,“哈哈,你的棋子正好被我吃掉!”桐桐傻了眼,重新将棋子放回原来的地方,说道:“不可以吃掉的,我们可以一起走的。” 笑瑞马上说道:“我和爸爸玩过的,就是可以吃掉的!”说完又把佳诺的棋子放了回去,桐桐很委屈眼泪都要掉出来了,“不能吃就是不能吃,我和哥哥玩的时候就是不能吃的!”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游戏眼看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笑瑞因为与洋洋的玩法不统一,又不愿意服从,委屈而哭。此时,我们就应该把握时机,介入游戏,引导幼儿自己尝试自己解决矛盾。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成功或失败时的情绪把握,不骄傲、不气馁,这些品质对幼儿来说一生受益。当时我就引导幼儿以“猜拳”的形式确定游戏规则,继续游戏。而对于哭鼻子的笑瑞就鼓励他勇敢面对游戏中的争执,明白哭鼻子不能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应该一起商量,寻找合适的办法。活动过后我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什么时候、该怎样确定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让孩子明白在游戏前可以根据人数的不同选择猜拳、少数服从多数或轮流玩等方法确定游戏规则,避免游戏中的争吵。

经过这件事,幼儿对棋类游戏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因为它新颖有趣、规则简单,容易理解,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游戏形式。棋类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开发智力,训练思维,还能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每次区域游戏时,棋类游戏都是“热门的抢手货”。虽然大家都很喜欢玩棋但是下棋的能力确参差不齐,对于规则也是众说纷纭,游戏过程中常有争执发生。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四)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7.12

 

 

 

 

 

 

 

 

 

 

 

 

一天早上,笑瑞兴冲冲地来到教室,只见他举起手里的书,高兴地说道:"老师,我带来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一看,原来是本《十万个为什么》之"身体里秘密"一书。这几天,我班在开展有关"身体里秘密"的主题,我鼓励孩子收集有关的图片书籍带来园。笑瑞很喜欢看书,听他外婆说,家里的书柜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书,也乐意把家中的书带来园。我接过孩子手中的书,大致翻阅了一下,书里的内容图文并茂,把关于人体各器官的作用和有些有趣的现象都进行了介绍,很适合学龄前幼儿阅读。我让孩子把书放在了语言区,也鼓励其他孩子去阅读。

幼儿家中的藏书、各类收藏品以及家中有关物品,也是可利用的资源。那在开展主题过程中,鼓励幼儿参与到资料收集过程,能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样,通过同伴间的经验分享,也使同伴间增加了互动。

这下,瑞瑞成了语言区的常客,会拿起自己心爱的书翻阅。由于熟悉书里的内容,还时常得意地把书里的秘密去告诉同伴。会和好朋友一起阅读,边讲边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来问我。班中的其他孩子对这本书也很感兴趣,他们会好奇地说着关于"细胞""胃""大脑"的事情,对于身体里的秘密兴趣愈加浓厚!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也很有趣,有的孩子问"洗头时耳朵里进水了要紧吗?""为什么有的的人心跳快,有的人心跳慢?""老人为什么有白头发?"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8.1

 

 

 

 

 

 

 

 

 

 

 

 

最近,孩子们迷上了五于棋,--有空就结伴下棋。这天,承承和笑瑞一起下棋,走了个回合,总是承承赢,笑瑞急了,在第三回合时,移动了一粒已经走好的棋子,硬说门己连起来是五个棋子赢了。承承不搬,两人争了起来其实,我一直在旁边看他们,见瑞瑞来搬救兵了,就问:"你们刚才有没有说好下好的棋子不能动?"摇摇头,又连忙说:"李强上次说的,下好竹棋不能再动酌。"我又问:"那是李强在你们下棋前就说好的,对吗?"瑞瑞点点头,我又问承承:"如果瑞瑞下好的棋也动来动去,你同意吗?"承承想了想摇摇头,"

争吵足幼儿交往中不可避免竹现象,足幼儿交往的一种万式,《纲要》中指啪:"儿童通过交往,逐步认识自我并接纳他人,初步了解礼会生活必须的基本行为规范。"幼儿正是在争吵中学会保扩自己,学会收敛门已,学会巧人交往的必要经验。当孩予在争吵申无法说服对万,往往会找老师做自己的"靠山",希望通过老师"权威"性的话语,帮助自己反败为胜,从而达到自已的目的。而如果老师经常充当幼儿的靠山,那就剥夺了幼儿参与交往的权利,也阻碍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幼儿学习交往的过程,同时孩子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又会以"争斗---失败---找靠山"的方式来解决,这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经过调解瑞瑞和承承再次进行下棋,瑞瑞说:"这次我们说好,谁也不能动,怎么样?"承承点头答应:"好的。"两人又高兴地下起棋来,边走边说:"刚才那次不算,我们重新来……"

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表现为,竞赛性的游戏增多了。当孩子游戏初期,往往会忽视游戏规则的建立,而在游戏过程中产生间题矛盾,引起争吵。作为教师,肖看到幼儿发生争吵时,最好作个旁观存,不要注重争吵的"胜"与"败"的结果,而应该注意解决争吵的过程,帮助幼儿分析争吵中的是巧非,对巧错,同时帮幼儿制定一-些游戏规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