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概况>>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蒋丽霞2018.2-2019.1)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7日    点击次数:     作者:蒋丽霞    来源: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漕桥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蒋丽霞

2018.2——2019.1

转眼间,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已经开展了三年多,在这几年中,我们

通过对《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探讨,让我感受到了知识并不能代表思维,思维也代替不了知识。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我们预料之外的事情,往往需要考验我们的思维能力。再比如在我们进行创作时也正是考验我们的思维能力,因为创作是需要我们有设计思考和创造的过程,没有大胆的想象和开阔的思维,是很难创造出惊喜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在不断努力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懂得科学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以下就是我在课程中融入思维的一些方法:

一.善于利用发问技巧,开阔思维

提问是思维的起点,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还激发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在提问时我会避免问道:“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一类封闭式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往往不需要孩子的动脑思考,而会顺着你的问题张口就回“是!”“对!”“好!”,在这过程中老师往往没有给孩子动脑思考的机会,孩子长大以后如果没有学会独立思考,跟着社会的观点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那么这个孩子的思维就已经被定势了。在平时提问时,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说:“哪两个数字加起来等于10?谁能用更多的方法?”、“假如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除了...还可能...”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然而孩子们却能在老师的提问后进行大胆地想象,不受任何思维的局限,那么老师的每一个问题就不再是局限于条条框框之间,而都能起到引领孩子的作用。长此以往孩子在遇到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学会积极认真地思考。

二.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让孩子自主提问

提问的前提就是思考,老师要为孩子创设情境,让孩子在情境中想问、愿意问,比如我会在故事讲到一半时停下来,孩子好奇故事的结果自然就会主动提问。再比如猜谜游戏,给一个范围,让孩子不断提问从而猜出答案。例如:老师说是一种水果,孩子可以问:“是什么季节的水果?”老师答:“夏天”。孩子问:“什么形状的?水果”老师答:“圆形”。孩子问:“长什么样子?”老师答:“绿色的皮,红色的瓤”孩子通过提问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通过哪些方面来了解所要猜的事物,每得到一次答案就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筛选,从而得到答案。所以只要老师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寻求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加。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实行让孩子们真正能实现在玩中学的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将让更多的思维游戏融入到集体活动中,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快乐学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