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概况>>课题方案>>文章内容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书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19日    点击次数:     作者:金素平    来源:原创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幼儿教育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钱晓洁   冯赛兰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幼儿园             

 

                  2016.10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一六年一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活动时间:2016108

活动地点:漕桥幼儿园会议室

到会专家: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徐惠仁      宋惠平   王惠萍

参与人员:课题组全体成员和部分其他教师

 

活动议程:

1.课题组主持人冯赛兰汇报

简要介绍了我园围绕该项课题进行的一系列的工作,如选题、论证、调查研究等,以及2016年新学期开学后,幼儿园按照课题方案开展的一些研究活动。

2.专家点评

徐主任对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课题选取的现实意义、课题方案的制订、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载体、研究形式、成果形式等进行了指导,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3.课题组成员讨论。

课题组成员就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资料收集、实施方案等,进行了研讨,向专家提出了咨询。

4.研究部署下阶段研究工作。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第一部分:课题概况

 

            课题题目:《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每个孩子在思维发展上都有巨大的潜力,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心理学家发现孩子的思维能力,大多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幼儿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特别在2-7岁,是儿童思维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

目前我国大部分有关思维能力训练的研究多集中在某一个学科领域如何培养大、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者对大、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关注,但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不太重视;另外,研究者对具体学科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多研究,但对思维能力培养的整体教育方案,特别是幼儿思维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幼儿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设立本课题,以培养幼儿思维品质,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为目标,着力研究开发设计系统的幼儿思维游戏课程以及实施策略,为孩子思维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加强对幼儿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用“儿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并逐步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对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启迪和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依据幼儿的年龄及思维发展特点,找到适合幼儿思维发展的方法,在数学、语言、科学等领域、区域游戏、一日生活中合理应用,提高幼儿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应该是多元化,应该立足于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让幼儿在游戏中、动手操作中和自主探索中获得发展,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品质。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2.幼儿思维游戏课程:以幼儿基础思维能力(既五大能力:理解力、记忆力、判断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为目标,通过探索性的操作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专门系统地开发孩子智力的游戏化课程。

我园的课题研究将围绕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着力开发思维游戏课程资源,编写相关教材,开展多元化游戏实践,进行总结提炼,推进思维游戏园本课程的实施与开发。

   (二)理论依据

依据之一 智力结构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思维能力纳入了智力结构的范畴中,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结构理论”,它不满足传统的智能概念只集中在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同样涉及了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艺术、人际、自我控制等智能的多个方面。还有他对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培养的独特见解恰好符合当代幼儿教育所提倡的让儿童“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的理念。

依据之二 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中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活动理论和认知冲突理论的有益思想也作为课程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理论依据。幼儿期的儿童思维结构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向运算阶段发展的时期,思维的过程主要是表象思维。他还主张通过认知冲突促进儿童思维结构的转换,动手操作和社会情景都是认知冲突发生的有效途径。

依据之三 游戏教育理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也提出了游戏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提出游戏需强调自主、本体,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对游戏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支配,在游戏中充分享受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自主性。

 

三、研究目标

通过2-3年研究实践,达成如下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构建起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整合思维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编写出幼儿思维游戏课程,探索出一套适宜优化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组织实施策略;并建立基于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评价机制。

2.通过研究与实践,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本园幼儿的思维品质大幅度增强,思维能力和心智水平有明显提高。

3.通过研究与实践,引领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引领教师在研究与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同时推进本园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本园的特色课程。

 

四、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拟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关于幼儿思维游戏的含义特征和重要价值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正确把握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

2.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际,构建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研究。通过研究构建出一个由小班到大班逐步扩展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游戏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3.根据研究确定的幼儿思维游戏课程与内容,开发思维游戏课程资源的研究。一方面是要精心设计幼儿思维游戏活动,开发编写幼儿思维游戏园本课程。各项活动都以游戏的活动方式着力激发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维品质。另一方面是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技术手段结合主题教育五大领域收集开发多种思维游戏活动课程资源。

4.创新优化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的研究。在组织方式上一方面安排课时开设独立的思维游戏课、思维区域角,另一方面在主题课程五大领域中有效渗透;在实施方法上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引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思维含量的游戏活动,并将充分利用新技术互动手段开展幼儿数字化思维游戏的开发应用研究。

5.建立幼儿思维游戏课程教与学的评价机制的研究。一方面建立对课程对教师实施课程后的评价机制。另一方面着重研究建立幼儿参与思维游戏活动的观察评价机制。

 

    五.研究方法

根据上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认真检索与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研究相关的各种文献,较全面地了解在此方面已被论证的研究成果,学习并借鉴运用相关的理论。

2.行动研究法

结合开展的系列思维游戏课程,通过对幼儿实施有效的策略指导,探究在活动中促进幼儿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行动,并灵活地应用。

3.案例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将分别选择若干教师多个开展思维游戏的过程作为典型案例,对实施游戏过程的目标内容、组织方式方法进行微格分析和实证研究,从中分析规律,提炼策略。

 

六.研究计划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6年1月-4月)

成立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制定研究计划、方案,论证、修改、完善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立项。

2.文献研究阶段(2016年5月—9月)

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幼儿的思维特点,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培养幼儿的思维发展的具体目标及工作策略。

3.行动研究阶段(2016年10月—2018年10月)

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实践研究,构建完善的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目标与内容,开发形成思维游戏课程资源库,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改进行动,梳理提升经验。

4.总结阶段(2018年11月—12月)

     准备结题材料,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收集研究成果,并将专题论文、案例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七、研究组织

课 题 组 长:  钱晓洁 (课题研究的指导)

课题 副组长:  冯赛兰  (课题主持人)

课题核心成员: 孟小亚   金素平     曹  蕾    符洁亚  章  艳

               朱玲燕   赵  雯   张红洲    潘燕玉  张晨玉

             

        八、经费分配

申请课题专项研究经费,保障课题顺利进行。

 

九、预期成果

力争形成丰富的成果群。包括:课题研究报告、科研论文、优秀案例及数字化资源包等、开发具有本园特色、符合幼儿心智特点的思维游戏课程。

                             

                                第二部分:已做工作

 

自2015年5月设计立项,作为武进区级研究课题以来,我们根据课题方案做了一定的工作,为本次市级课题顺利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1.建立研究组织,确定研究主题。为了保证课题组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经过慎重选择,成立了课题研究成员、组织学习讨论、统一认识,一致认为:实施思维游戏活动课程,一方面是贯彻实施《指南》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我园致力于改变游戏现状的需要,是我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保障。本课题强调通过游戏活动来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维品质。

2.学习文献资料,提高思想认识。自课题开展以来,我们在收集和精心选择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了学习研讨活动,主要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思维发展与游戏等方面的理论,进行文献及思辨研究。正确把握理解“思维”、“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含义及基本内涵和特征。

    3.积极进行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围绕课题的目标与课题实施背景,根据我园的具体情况,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并开展了科学的论证与设计工作,最后达成共识形成了实施方案。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勇于探索、加强实践、不断开拓和创新,课题的目标在我园能够实现,该课题的深入会给我园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也使得我园的孩子们能力和思维得到发展,为日后成为有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第三部分:下步计划

 

为扎实研究过程,较好地达成下阶段(本学期)课题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下一阶段将明确研究任务,突出研究重点,进一步完善研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一、具体计划

1.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学习,根据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目标和行动策略。在实际中不断总结、不断调整和改进策略。

2.着力组织设计适合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幼儿出发,寓教于乐,着力开发思维游戏玩法的新奇性、任务性、挑战性、竞赛性来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独立探索、主动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各年龄段应各有侧重地在各个教学领域进行研究,每个老师也应有侧重地开展研究,注重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注重联系孩子的生活,开发与主题活动相应的思维游戏活动方案,并进行评比表彰。

3.加强研究人员的观察和个案分析能力,课题组长定期带领教师开展各种思维游戏活动的理论学习分享活动、思维游戏课例的设计、现场观摩研讨活动,以及组织教师互相交流各自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策略,使课题实施与课题研究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4.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做好资料的整理分类工作。组织教师对本阶段科研工作进行小结,并从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课题组成员着手撰写关于本课题的论文、案例分析等,为进行后面的研究作铺垫。

二、推进措施

在建构思维游戏课程的目标同时做好课题的分工安排。落实具体分工,分头并进,开展“行动研究”,同时邀请专家进行具体指导,并通过交流展示,积累案例材料,进行阶段小结。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研究思维游戏的实施途径和策略。

2.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和对课题人员的实践指导。

各年级课题组进行理论学习,针对选材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学习方向。完成构建各年龄段研究目标体系、设计研究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等工作。并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开展实践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按照课题实施步骤,结合课题原则及方法,及时汇总实践资料,总结经验。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评议专家组签名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