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游戏中的教师指导作用
漕桥幼儿园 潘燕玉
无论多么完美的课程,也要藉由教师来完成,在这二者中,施教者的作用很重要,不同的施教者组织的活动会有不同效果。所以,多数情况下,人的因素似乎更能影响课程的效果。
1.教师的角色地位与影响
在幼儿园环境里,教师在幼儿面前拥有绝对权威,孩子对教师的依赖,使教师的目标在教室的范围内显得异常明显。也因此,教师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具有辐射和叠加的效果。所以,作为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对所进行的活动表现出兴趣与最积极的行为态度。幼儿的性格不同,对待各种活动的兴趣也不尽相同。但是,孩子们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来自教师及同伴的认可。同样,幼儿的思维开放、灵活与否,也受到来自教师的态度的影响。教师的鼓励与信任会对他们发出安全的信号,他们的思维会因此更为活跃。因此,教师要运用好自己特殊的角色地位所能带来的特殊影响。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比物质条件的缺乏更可怕的是教师思维的僵化与态度的冷漠。
在这里,我们总结出几个应注意的事项:不要冷漠地对待孩子所关注的事情;不要急躁,无论是对自己做的事,还是孩子做的事,表现出认真、耐心、从容;有条理地做事情;常常表现出自己观察的习惯与方法;喜欢对幼儿提问、反问、追问;不敷衍幼儿提出的问题;尽量不打断孩子专注的活动;尽量坚持有始有终地做事情,即便是一定需要打断正在做的事情,也一定要找时间把剩余的事情做完。这些都对孩子很重要。
教师并不总是强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势。教师的角色也不要一味总是饰演强者,不时地示弱,可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与责任感。做强者的愿望与这种责任感能够为幼儿的思维带来活力。比如,在让幼儿识别位置关系的活动中,教师饰演盲人,幼儿饰演导购。幼儿需引导着盲人走路及介绍商品和商品所在位置。幼儿本来对方位的活动不感兴趣,但是通过帮助弱者的活动,使孩子产生了同情心与责任感,虽然这是饰演活动,孩子依然会很认真地进入角色,并很好地完成目标任务。
教师也并不总是正确的。教师在幼儿面前似乎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回答,并一贯正确。其实,很多领域对幼儿教师都是陌生的。所以说,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示错,这对幼儿思维的发展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在逐渐深入地、客观地了解着这个世界,这需要有辩证的思维。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纠错、敢于评判辨别,都是思维活动中可贵的品质。因此,教师适当地示错,可以激发和锻炼幼儿以获得这种思维品质。不失时机地示错,也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教育策略。
2.引导幼儿进行高质量的观察活动
幼儿的大多数活动会自然地使用到“观察能力”。这种能力会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被较高程度地依赖。教师自身就应该是一个好的观察者,同时应掌握一些引导幼儿进行高质量观察的技能。在教师引导的观察活动中,有两个主要的指导要点。第一,对观察的对象要进行全面的观察,不管观察对象是独立的个体,还是多个。尤其涉及概念理解的观察活动,其观察目标呈现的每一种内容,幼儿都要进行观察。这将有利于幼儿理解相关概念。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最关注的点逐渐扩展到全面。第二,观察对象若是较为复杂,其事物间有内在联系时,应引导幼儿对所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不断地进行推理、分析。虽然这些推理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可能是错误的,但都是必要的。推理和分析可以促使幼儿进行高质量的观察,并加强幼儿观察的目的性。
比如,观察物体间的相同与不同,在思维课程中属于图形的评价类活动。这样的活动着眼于让幼儿找出物体的差异和相同。将鼓励幼儿运用观察能力去发现多种材料的独特特征。且这些特征将会越来越细微和越来越有难度,会使幼儿的观察更加精确与深刻。在思维课程中还涉及很多分类活动,而分类既是幼儿需要发展的重要技能,也是他们很痴迷的活动。分类技能将是幼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最为常用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优先观察幼儿的分类活动,并对其进行引导。
3.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讨论
语言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语义阶段。该阶段意味着一个人不仅知道并能说出某个词、句,而且能理解这个词、句的意义,进而能恰当地使用。
交流和讨论是最能体现孩子语言发展程度的,也是我们对孩子语义能力发现和观察、引导的好时机。当孩子与你或者同伴互相交谈、讨论时,要注意倾听、了解他们是否正确地理解了他们所使用的词语。孩子通过倾听和使用新词语,来加深对新语词的理解。因此,为了有效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我们在课程中有相当比例的语义类活动,且在其它类别活动也涉及了交流、讨论的活动和要求。教师参与和引导下的交流、讨论活动,无疑会更为有益和有效。
如,在幼儿进行分类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幼儿进行讨论、交流来加强对类别概念的理解。如教师提问:你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同一个地方呢?这样的问题在于引导幼儿分辨某个特定的属性,其对同类物体的选择是建立在这个属性基础上的。
当然,这个属性不一定是教师认为的属性,所以,需要教师尊重幼儿的选择和理由。因为对概念的理解,幼儿会很好地沿着自己的路径发展成为技能娴熟的分类者。如果材料提供足够,类似活动的次数足够多,幼儿不仅会很快地学习和获得更多的分类技能,且会更深入理解类别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