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课例研讨>>文章内容
课题组科研小结(朱政杰2019.2—2019.6)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15日    点击次数:     作者:金素平    来源:原创

课 题 组 科 研 小 结

课题名称

《浅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朱政杰

2019.2

典型事例:

思维游戏中由于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图形、符号信息,因此,让幼儿在接受这些图形信息时,就需要幼儿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而有些活动就更进一步,有意识地培养了幼儿对事物的细微观察能力,在小班“配对对”的游戏中,幼儿通过同一事物的花纹、图案的排列、颜色的变化,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细小差异,(妈妈的围裙、爸爸的皮包、袜子、布娃娃的裙子等)。又如《钓鱼》中的“找朋友”幼儿通过对小鱼身上的花纹变化“红黄红”→“黄红黄”、“蓝黄蓝” →“黄蓝黄”、“橙蓝橙” →“蓝橙蓝”、  “黄蓝绿红”→“黄绿蓝红”如果幼儿不去进行仔细的观察,是很难发现这当中的细微部分,特别是四种颜色混在一起的花纹,“黄绿蓝红” →“黄蓝绿红”这个活动在中班上学期“多彩世界”、“配对对”的基础上,幼儿就很容易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幼儿时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正处于萌芽阶段,游戏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可让幼儿去寻找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并形成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动植物的类别,理解关系一(整体与部分,容纳与被容纳),寻找事物的一些排列规律,横向→纵向→斜向→对角→圆圈→弧线,比如中班上学期“小博士”活动“参观展览”,幼儿在玩《小博士闯观关》的过程中通过寻找空白处该贴上什么图案?从而发现图案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排列规律,即横向上是形状的统一,纵向上是色彩方面的统一,并根据排列规律进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反思与分析:

    总之,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幼儿思维游戏这一特色课程在我园的开发实施与应用不仅为五大领域的课程作了很全面的补充,也为培养未来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明了发展方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