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课例研讨>>文章内容
课题组科研小结(余清清2019.2—2019.6)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10日    点击次数: 263     作者:金素平    来源:原创

课 题 组 科 研 小 结

课题名称

《培养幼儿思维习惯的策略研究》

填 表 人

余清清

时 间

2019.5

典型事例:                             

自从开展了数学活动《做纸牌》后,我就把纸牌投入益智区给幼儿玩。这不,潘思睿和游钰汐在玩“抽乌龟”“接龙”“比大小”,玩得不亦乐乎。而那边赵涵和王建瓘则玩了一会儿后就跑过来看着潘思睿和游钰汐玩。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玩,回答说:“忘了怎么玩了。”于是我给他们重新安排了一下,让潘思睿和赵涵玩,游钰汐和王建瓘一起玩。我想:这次一个会玩的带着一个不会玩的,肯定都会玩了吧。可是结果却出乎我意料之外,不一会儿,潘思睿嚷道:“哎,你怎么还学不会呀,跟你一起玩一点都不好玩。”游钰汐也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我也不想和王建瓘玩了,我还是和潘思睿一起玩好吗?

 

 

反思与分析: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针对这种情况,我又进行了游戏调整:继续让潘思睿和游钰汐玩纸牌,赵涵和王建瓘一起玩,但我在旁边参与指导,问他们哪里不会玩,及时地帮他们解决问题,不一会儿,他们俩也能很熟练地玩纸牌了。由此我想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在于激发兴趣,引导孩子能大胆去尝试,其实,这也是教师在不同阶段里,对不同层次孩子的引导作用,鼓励方法。在活动的前期,主要是要引导孩子产生对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对一些不太愿意尝试的孩子,我们的目的是让他敢去试。第二个层次是,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体验,又进一步活动的时候,也许会出现新的问题,或者出现一些困难的时候,要求孩子能支持,能进一步去思考,进一步去深入活动。第三个层次,在于进一步肯定和鼓励幼儿,体验成功和快乐,让孩子在活动中,树立自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