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个案记录>>文章内容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张红洲2019.2—2019.6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4日    点击次数:     作者:金素平    来源:原创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

           老师      20192月——20196

班级

1

姓名

邓英杰

 出生年月

2013.7.31

性别

我班的邓英杰不爱说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个男孩子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比较安静,不会区争抢任何物品,交际圈更为狭小,就喜欢独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当遇到困惑也是自己站在一边,不会主动寻求帮助。

我班的邓英杰不爱说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每当遇到困惑也是自己站在一边,不会主动寻求帮助。

1.激发孩子的发言的兴趣,给予具体指导和练习。

2.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体验同伴间的欢乐和友谊。

3.使孩子拥有开朗的性格。

1.拓展孩子的交流圈,父母、抚养人应该多带他去热闹、新的环境中去体验陌生环境,同时鼓励他应与同伴多交流、多沟通。  

2.在幼儿园应该多以鼓励、肯定的方式为主,同时也多让他有上台表现的机会和更多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机会,交给他适当的交往技能技巧,在他交往的进步中及时表扬、鼓励。让他感到交往带来的快乐和期待。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一)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92

 

 

 

 

 

 

 

 

 

 

 

 

 

 

 

 

今天的活动内容是“可爱的小猪”。我先给小朋友出示了三张制作过程的图片,以步骤图和完成范例来激发幼儿创作兴趣。然后让小朋友观察后说说范例中小猪的耳朵、鼻子、尾巴和脚所折叠和黏贴的不同方法。这时,我发现一向保持沉默的邓英杰也举起了小手。于是,我抓住机遇请他来回答。虽然他的回答与前一位小朋友类似,但是我还是及时表扬了他。在制作时,他好像还是沉浸在刚才被表扬的喜悦中,很仔细、很耐心地剪着,生怕有一点失误。不一会,邓英杰剪完了所有圆形,正当他贴完两只耳朵时,下课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在一起收拾整理桌上的材料,还不时地催促着他:“快点快点,别做了,下课了!”我把小组长叫了过来,提示小组长可以帮助邓英杰快点完成,他看见同伴来帮助他,他很开心。

我采取了如下的指导策略:①有意识地让邓英杰多参加一些手工活动,多练习剪刀的使用;②多鼓励多表扬,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③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喜欢和伙伴一起活动。  

邓英杰的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比较磨蹭,有点缩手缩脚,导致动作很慢,没有来得及完成作品,对于剪刀的使用不熟练,注意力也有点不集中。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二)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9.3

 

 

 

 

 

 

 

 

 

 

 

 

 

 

在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进一步感受蝴蝶的图案美、对称美、色彩美。并根据自己意愿自主选择作画工具,尝试用不同作画方式装饰蝴蝶。邓英杰选择了线描画的方法在彩纸上进行创作。在操作活动中我发现邓英杰能运用以前学过的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还有本次活动中观察到的蝴蝶身上的十字点进行装饰,只是线条分割的时候没有掌握好距离,疏密方面略显欠缺。于是,我走过去及时表扬了他,并告诉他画线的时候要看好边上一条线条,两根线条之间的距离要掌握好,他笑着点点头。但当我问他知道自己所用的线条名称时,他摇摇头,于是我让他区问问他身边的伙伴。

 

 

 

 

 

 

 

 

我采取了如下指导策略:及时的鼓励、表扬他的行为,面对他不会的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我建议他去问问身边的伙伴。  

经过几次交流,邓英杰渐渐的和身边的伙伴有一点互动了,虽然他还是不怎么喜欢说话,但是遇到困难他有了求助的意识。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三)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9.4

 

 

 

 

 

 

 

 

 

 

 

 

 

 

 

 

①让他先观察同伴指图自己再指出来,通过同伴的示范引导他理解指令,根据指令观察寻找;②放慢阅读速度,跟随吉松的速度,让他体验语言和画面的对应,每翻一页,都放慢速度让他看老师翻到的地方,然后观察他是否翻到了,再继续向后翻。  

吉松在集体阅读活动中,不能根据问题和故事内容找到相应的画面,这与他不理解指令和观察画面细节的能力较弱有关系。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四)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9.5

 

 

 

 

 

 

 

 

 

 

 

 

 

 

 

 

 

吉松看见老师和几个小朋友在阅读区看书,也主动走进来,直接拿起自己带来的《好饿的小蛇》看了起来。他随手翻到一页,大声说:“小蛇。”老师问:“哪个是小蛇?”他指着图笑嘻嘻地又说了一遍,并且还指着小蛇旁边的红苹果,说:“苹果。”老师又问:“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吉松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圆形的样子。老师表扬他回答得好,他很高兴,又翻到其他页,大声地讲自己知道的东西。  

 

①每次阅读时都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吉松阅读,多讲其他故事让他发现有趣的地方,让他也喜欢读别的书;②带领他一起阅读封面,用手指读书名.让其知道什么是封面,封面上有什么,要从封面看起,一页一页地翻,并在集体和小组阅读时巩固练习这些阅读技能。  

可以看出,吉松是被阅读环境以及其他幼儿的阅读行为吸引过来的,他只对自己带来的图书有阅读兴趣,翻阅时随意翻书,没有从封面开始阅读的习惯,能主动用单词说出自己熟悉的物体。

 

漕桥幼儿园典型幼儿个案分析(五)

时间

观察实录

教师策略

调整效果

 

2019.6

 

 

 

 

 

 

 

 

 

 

 

 

 

 

 

 

 

下午午间操结束后,小朋友都在休息,有的去小便,有的在喝水,也有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在玩。这时有小朋友叫了起来:“老师,筠筠哭了。”我走到他身边问怎么了,他边哭边说:“吉松抢我的玩具,还打我。”只见吉松站在一旁一副气鼓鼓的样子。我把吉松手上的玩具拿过来问小朋友:“你们看见是谁先抢的玩具吗?”小朋友都说是吉松先抢的玩具,吉松一听低下了头。我对他说:“做错事改了还是好孩子,吉松是好孩子,现在跟筠筠去道歉,好吗?”他听了转头就跑,边跑边说:“我不道歉,就是不道歉。”

 

 

 

 

 

 

 

 

 

 

我找到吉松问他:“吉松你怎么啦?为什么不愿意道歉?”他低着头不说话。我又说道:“做错事只要改了还是好孩子,你不想当好孩子吗?”这时他抬起头来摇了摇,眼里隐约有泪光在闪动:“是他先抢我玩具的。”“所以你才去打他的是吗?”吉松点点头。于是,我把鑫鑫找来,问清楚情况后让鑫鑫先向吉松道歉。这种直观形象的教育手段,让吉松明白,打人是不对的道理。

 

教育是雕琢心灵的艺术,“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语)从吉松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不是不愿道歉,而是觉得别人先做错事。因此,作为老师,当小朋友之间发生纠纷时,要先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以公正的态度去处理问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