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课例研讨>>文章内容
课题组科研小结(王婕2019.2—2019.6)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27日    点击次数:     作者:金素平    来源:原创

 

课 题 组 科 研 小 结

课题名称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王婕

2019.3

典型事例:

谁先动手

中午大家排队下楼散步,在排队的过程中元宝跟天天两个人忽然发生了矛盾,元宝动手打了橙橙,橙橙又还手抓了他的脸,两人看到我走过去的时候纷纷停了手,但橙橙还是忍不住爆发了委屈的哭声。看到橙橙情绪那么激动,我便请她跟元宝等待我把其他小朋友安排好后再解决问题。我请他们两个来跟我讲事情起因的时候,元宝满不在乎地左摇右晃,可当听完橙橙说:“是元宝先动手的!”元宝忽然哇哇大哭起来,我请他平静以后问是不是他先动手的,他摇摇头。

我接着问:“那为什么橙橙会说是你先动手呢?”他抽抽噎噎地哭着说:“她排队时候手放到这儿挨着我了,我就打过去了。”橙橙解释说:“我没有,我都没有动他,是他先打过来的!”我问元宝:“你有问橙橙她为什么碰你了吗?”他摇摇头。“那你有告诉橙橙她碰到了吗?”“没有,我直接打过去了。”元宝边说边低下头了。

于是,我摸摸头安慰他道:“橙橙抓你的脸想必很疼吧,要是你能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学会用嘴巴去说出来,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打别人来解决问题的话,那你今天就不会这么疼了,知道吗?”

“那我以后不打别人了。”“那橙橙呢?橙橙也很难过,她都不知道她的手碰到了你就被你打了一下。”“我去跟橙橙道歉。”说完这句话,元宝就走到橙橙身边说:“橙橙,我道歉!”看到这个耿直的孩子我忍不住提醒他说:“道歉可以说对不起三个字。”听完我的提醒,他俩都破涕而笑了。

反思与分析:

1.在发生一些情绪比较明显的事情时,询问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表达,让孩子养成表达自己情感和感受的习惯,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2.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明白生气难过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抒发情绪的正确方法。

 

3.元宝属于有些冲撞型的孩子,这类孩子做事喜欢“撞南墙”,他不会完全相信成人的话,必须要亲自试验,所以当跟孩子树立规则讲清楚后果,但孩子还坚持继续尝试的话,一定要坚守原则让孩子承担后果,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明确的知道他所探索的行为边界在哪里。

4.孩子犯错之后老师往往会跟孩子讲清楚错误的地方,所以回到家之后父母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感受以及陪孩子共同承担错误,让孩子知道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改正就可以,同时也让孩子清楚父母只是不爱我犯的错误,并不是不爱我。

5.虽然元宝是经常让我们“头疼”的孩子,但这类孩子由于他的不停试探和亲自试验,往往比普通孩子受到伤害的几率更高,特别是心理方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给孩子自信,也要相信这个有一点让人“头疼”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用自己方式的得到正确的成长。

 

分析:

元宝的自律性很差,这点原于他的自律水平不够。由于自律性差的原因,导致孩子经常犯同一个错误,虽然孩子知道那件事是错的。

另外,元宝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弱一些,在发生事情的时候不能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很多时候成人也会不经意间忽略孩子的感受,从而导致孩子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也就是没有同理心。因为不能做到理解别人的感受,所以发生伤害别人的频率也会相对高一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