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课题概况 专题培训 科研动态 研究成果 成果鉴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课题研究>>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科研动态>>课例研讨>>文章内容
课题组科研小结(王婕2019.2—2019.6)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19日    点击次数:     作者:金素平    来源:原创

课 题 组 科 研 小 结

课题名称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王婕

2019.6

典型事例:

一个任性的孩子

一个星期一早上,韬韬还是和以往一样有爷爷送来幼儿园,可是,这天他的表情可不好看,耷拉着脑袋,不肯往前走,眼眶里还不断的流下眼泪,我从他爷爷手中接过他,并且向韬韬爷爷询问了一下情况,知道早上他要剪纸可上幼儿园又要来不及了,爷爷不让他剪,可他就是不肯,于是,我明白了眼前的这一幕。我就根据家长所说的情况,跟孩子交谈起来:“早上起床后,韬韬是不是想剪纸啊,你都剪了些什么呢?”他还是耷拉着脑袋,一句不说,我又接着问他:“韬韬起床后是不是剪了一只小乌龟呀”这时,他才点点头,“你的小乌龟剪的好不好呀”他又没有任何表示,也不说话,也不用点头或摇头表示,一脸沉默。我就慢慢跟说:“老师知道韬韬很喜欢剪纸是吗?”他点点头。“可是啊,现在是冬天了,早上天气比较冷,手也冻得不灵活了,剪起纸来手也在发抖,剪出来的小乌龟也就不好看了,我们先活动,晚上回家的时候手暖和了,剪出来的小乌龟也就更好看,把好看的带来给老师看,好吗?”经过跟他谈了一番,韬韬终于答应了,也开始活动了。

接连着几个星期的观察,发现韬韬每个星期总有一天爷爷送来时都要哭闹,可经过老师的一番教导,他就又变得很听话。可是有几次发现,在活动中,有地方不能满足他(如一直动他的操作材料,老师把它收了起来),他就会任性起来,坐在那不动了,过了一会,老师好好的跟他讲道理,他才会控制住自己的任性。

反思与分析:

幼儿在家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一些老人带大的孩子,如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十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不管正确与否,都会无原则地迁就、满足,导致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的产生,所以使幼儿从小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经常不称心就大哭大闹、乱扔东西,甚至打人骂人,这是孩子任性的表现。什么都要自己说了算,如果从家长那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马上--哭,一哭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就会答应他,这样就会更加地放任他。一旦形成了任性的坏习惯,在幼儿园里当他得不到自己所要求的满足时,他也会表露出不满,长期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习惯,导致幼儿产生一种任性的不健康心理。

措施:

1.创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家长之间的教育方法要一致,不要过分溺爱,不然只能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2.如孩子已经养成了这种任性的坏习惯,家长最好不要在孩子闹的时候,去要求他们怎么样,让孩子宣泄出来,适当的给他们冷处理,等孩子闹过以后,再给他们讲道理,他们就可能会听你的。

3.平时要多给孩子正面引导及鼓励,一旦孩子做错事要任性时,家长千万不要打、骂孩子,要更多的给孩子讲道理、鼓励他,让孩子学会做人的道理。

4.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鼓励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要想改变韬韬任性的脾气,家长、老师都要更加地努力,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韬韬一定会更大地进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漕桥东街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