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在中班科探区活动中开展问题引领式的观察,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明观察的目的和内容,在关键信息上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师观察的目的性;(2)促使教师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改变只观察不思考的局面;(3)教师要分析和整合观察的信息,着有利于提高教师运用观察所得信息,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提升中班孩子科探区活动的有效性;(4)通过提问的前后呼应,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更进一步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持续发展。 第一,解读核心科学概念,确定观察重点。 第二,选择适宜的探究内容,确定观察主题。 第三,设置观察问题,明确观察目的。 第四,实施观察,发现问题。 第五,运用观察信息,重构教学观念。 读懂幼儿——客观评价幼儿的探索行为。当教师带着预设的问题对幼儿进行观察时,其实已经默默地在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观察了,要想准确地观察分析幼儿,首先教师要尽量用客观、全面的语言如实记录幼儿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运用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记录孩子的一些问题或发现。 严谨投放——确保幼儿探索行为的成功体验。实践操作式的材料投放;符合幼儿兴趣和能力水平的材料投放;开放性、启发性的材料投放。 适宜指导——支持、促进幼儿的探索行为。在科探区活动时,我们发现以下一些情况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效指导: |